大埔童受傷最多 葵青北區緊隨

港大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報告指,大埔區的兒童受傷率最高。

【星島日報報道】邊區最多細路受傷?港大公布全港十八區兒童受傷研究報告,發現大埔區的兒童受傷率最高,西貢及元朗區則分別在兒童跌傷及因虐待而受傷方面稱冠。港大醫學院相信,兒童受傷或與該區道路設計、社區設施、家庭社會經濟能力及教育背景等有關,已交各區議會跟進;學院強調每年有三成意外、約二萬宗個案可預防,倡政府設立監察系統及資料庫,助分析及改善個別受傷黑點的設施等。 二〇〇一年至一二年間,剛出生至十九歲人士因受傷而到公立醫院急症室人次,多達七十四萬多人次,主要涉男生,佔六成七;其中六成四屬意外受傷,包括家居意外、運動受傷及交通意外等。 港大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分析發現,大埔區、葵青區和北區的兒童受傷率最高,每十萬人口分別有達六千五百名、五千四百多名及近五千三百名兒童受傷;中西區的兒童受傷率最低,每十萬人口有三千多名兒童受傷。 其中兒童最常因跌傷到急症室求診,醫管局每年平均錄得近五千三百宗有關個案,以西貢區的兒童跌傷率最高,佔逾七百宗,其次為大埔區及東區,最少仍是中西區。兒童因遭受虐待而求診的個案,醫管局每年平均錄得逾三千六百多宗,以五至九歲兒童最高危,達一千一百多宗,其次為十至十四歲兒童,元朗區的相關求診人次最高,每十萬人口有四十二點六人,屯門及葵青區排二、三位,最少為中西區及沙田。 港大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牀副教授葉栢強表示,兒童受傷數字或與該區道路設計、社區設施、家庭社會經濟能力及教育背景等有關,舉例中西區家庭入息中位數比天水圍及元朗區高出四倍,該區有六成多人口擁大專教育程度,天水圍區則只佔一成多人。他估計每年有近一萬九千五百宗相關個案可作預防,助年省急症室開支一千三百六十四萬元。 該學系名譽臨牀教授周鎮邦倡議政府設立「損傷監察系統」,可連接至例如警方、運輸署、社署等部門的數據資料庫,並開放醫管局兒童受傷數據,例如受傷地理位置等,以便進行分析及改善個別受傷黑點的設施等。 大埔區(寶雅)區議員周炫瑋估計,大埔兒童受傷率高或與該區是踏單車熱點有關,惟部分單車徑例如林村河旁到大埔中心,「會突然無咗單車徑,變晒行人路,令人無所適從」,或因此致意外發生。他又指,大埔區公園相對多,而且與市區距離近,令不少人士易於前往,或因此而令受傷率高。

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