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美食】大埔隱世咖啡香!村屋咖啡工作坊
公元405年,中國晉朝。晉人陶淵明,鄙棄官場黑暗,歸隱田園,揮筆墨寫下名垂千古的:《歸去來辭》。「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公元2019年,新界大埔。港人Paul和Helen,厭倦城市繁華,遁入深村,用咖啡建立內心的桃源:「家‧啡」。「舊時工作壓力好大,日日做啲自己唔鍾意做嘅嘢,其實好辛苦。」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時空相隔了1,614年,他們憑同一感悟,迷途知返,彼此的心,在一縷咖啡煙中,穿越時空,驀然接通。
【立即讚好】全新 Yahoo Food Facebook 專頁
隱藏寧靜村屋內
2019年11月一個下午。香港新界大埔汀角路蘆慈田村小路上,陽光燦爛、一片寧靜。沿途不見人蹤,偶有犬隻走過,也沒吠叫,只有一陣輕風,吹過路旁樹葉,搖出幾聲沙沙。一個男子,穿一件灰衣,披半頭花白,悠閒的在一間兩層高的老村屋前。「唔好意思呀,我哋仲未開,你坐下先啦,好快就開門架喇。」男子招呼我坐在門外藤椅上。
他是店主Paul,兩年前,和太太Helen,放棄原有的事業,摒棄世俗繁華,從港島璀璨都市,跑進這新界偏遠小村,建立屬於二人的夢想小小咖啡工作坊。
「我哋唔係餐廳,我哋嘅初心只係想人客專注番喺咖啡度。」Helen斬釘截鐵的說。她們賣咖啡豆,也開咖啡班,和同道中人一起品啡論啡。意式咖啡,像特濃咖啡、焦糖咖啡有,但最主打的,其實是精品咖啡,常駐定有北歐和英國的咖啡豆,又有美國Ninety Plus咖啡豆及香港本地薑品牌米珈琲,還有兩人旅行時收購的咖啡豆,與咖啡迷分享。
迷途知返泡咖啡
客人想試,Helen就去沖,磨豆、注熱水,快速打圈……一切了然在胸。她全神貫注,如入了定般,不受外界影響,因為注水的速度、力度、溫度、水量……以致咖啡粉量及濾紙形狀等,每個細節都會影響咖啡的味道。「同一隻咖啡豆,由唔同嘅人沖,都會有唔同個性,大力啲細力啲沖出嚟都有差別,呢個咪精品咖啡吸引嘅地方囉。」她一說精品咖啡便雙眼發亮。她不是天生懂咖啡的,她本在中環做秘書,丈夫Paul刖在某大時裝品牌做設計,兩個潮人,像大部分香港人一樣,為工作打拼,為生活營役。
「試過做咗十幾個鐘,涼都冇沖就攤喺梳化瞓着,第二朝醒番,醒起原來未沖涼,又去沖涼趕返工,都唔知為乜。」Helen說。上班積壓了壓力,放假就去瘋狂shopping,以為買了一屋子心頭好,可以平衡心理,誰知換來的,只有更多填不滿的空虛。「買咗好多衫褲鞋襪,其實只係着面嗰朕,其他都冇乜點着過。」她說。年前,厭倦了營役生活,放假到處尋找忘憂地。日本、清邁、台灣都去過,一次旅行中,接觸過精品咖啡,才驚覺咖啡世界,原來另有新天地。「精品咖啡唔落糖唔落奶,純粹飲咖啡豆嘅味道,有啲有堅果香、有啲又有水果味,好多可能性。」她說。
尋回生活的節奏
她一頭栽進這個新的世界,報班上堂,學習手沖精品咖啡,又去緬甸參觀人家的咖啡莊園,更加確定這才是真正要追求的咖啡。兩年多年,偶有一次知道大埔蘆慈田有家隱世村屋Café,兩口子專誠進去幫襯。愛上了這寧靜田園氣氛,心想「如果有日可以在這裏開間咖啡工作坊咁就好了!」世事就是這樣奇妙,心想的,自然會找上門來。
「村屋Café朋友話,隔籬間村屋招租,問我哋有冇興趣。」Paul說。兩口子沒想太多,決定租下,從城市搬進來,上居下舖,動手打造自己一直嚮往的夢想。只是夢想和現實,總有距離。「初初一個客都冇,拍烏繩,不過自己喺度住,冇乜成本,又冇乜所謂。」Paul說。幸好星期日,鄰店總有客人來,慢慢知道她們的存在,就過來討論和品嘗咖啡,也就這樣,日復日、月復月、年復年,將客人一點一滴的儲回來。
「而家OK啦!平日都好得閒架,假日會多人啲,人一多我哋就忙到甩碌。」Paul說。但人多歸人多,Helen沖咖啡,還是一貫的節奏,沒有因為客人等候而加快。「我唔會就客架,客人已經有默契架喇,唔會急,唔會催,因為佢哋自道,沖咖啡係需要時間。」Helen說。沖咖啡,需要時間。生活,又何嘗不是?唔好急,唔好催,讓時間像咖啡般蒸餾,一滴一滴,匯聚成一個世界,一個可以令人忘憂的世界。
相關文章
【大埔美食】大埔街市2月裝修!手工客家糍粑Last call
【大埔車仔麵】私房菜大廚主理車仔麵店!$38/3餸抵唔抵食?
【大埔素食】棄高薪厚職街市開素食檔!創蝶豆花+洛神花蒟蒻果凍吸客
Kaffee House家‧啡
地址:香港大埔汀角蘆慈田村24號(地圖按此)
電話:2330 0233
營業時間:12nn-6:30pm(周四至周日及公眾假期)
撰文、攝影:譚偉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