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河源發生地震 本港天文台接獲逾百市民報告
天文台表示,廣東河源在清晨5時16分發生4.5級地震,初步分析,震央位於河源西北偏西約21公里,即香港以北約180公里。 天文台接獲超過一百名市民報告,表示感到輕微震動,震動維持數秒。初步分析顯示本港的地震烈度為修訂麥加利地震烈度表的第四度,即懸掛的物件擺動。門、窗、碗碟發出響聲。
天文台表示,廣東河源在清晨5時16分發生4.5級地震,初步分析,震央位於河源西北偏西約21公里,即香港以北約180公里。 天文台接獲超過一百名市民報告,表示感到輕微震動,震動維持數秒。初步分析顯示本港的地震烈度為修訂麥加利地震烈度表的第四度,即懸掛的物件擺動。門、窗、碗碟發出響聲。
強烈季候風信號現正生效。天文台表示,一股達強風程度的東北季候風為廣東沿岸帶來較涼的天氣。同時一道廣闊雲帶正覆蓋華南。本港方面,今早大部分地區錄得5至10毫米雨量。本港地區今日天氣預測多雲,間中有雨。最高氣溫約21度。吹清勁東風,離岸及高地吹強風。展望未來一兩日大致多雲,有一兩陣雨。本周中後期氣溫逐漸回升,仍有幾陣驟雨。
【本報訊】天氣不似預期,本港昨日迎來今年首個黃色暴雨警告,令市民甚為狼狽,展望今日亦有驟雨及雷暴,氣溫下降,至下周初最低氣溫在攝氏19度左右,風勢逐漸增強,仍然有幾陣雨。連日來天氣不穩,市民外出前謹記帶備雨具。
惡劣天氣旋風式襲港3小時,市民昨經歷一個風雲色變的下午,本港繼2021年9月落雹後,多區昨再現冰雹,其中天文台西灣河氣象站昨午3時更拍攝到類似冰雹,亦接獲市民報告目睹冰雹。天文台昨午發出今年首個黃色暴雨警告信號,受惡劣天雨影響,各區亂象湧現,其中屯門醫院急症室水浸,病人需暫時轉院,再度敲響基建警號。黃大仙中心亦一度天花漏水變「水舞間」。黃雨下本港多區主要幹道出現水浸一度癱瘓,以新界區最為嚴重,車輛要涉水而行。
香港天文台的早晨電視天氣節目每日上午約七時及八時更新,而黃昏節目逢星期一至五下午約六時更新,旨在提供一個親切溝通渠道,讓市民了解天氣變化。由於天氣瞬息萬變,欲知最新天氣資訊,請瀏覽香港天文台網頁:https://www.weather.gov.hk 或 https://www.hko.gov.hk。
【Now新聞台】反對填海的將軍澳居民普遍不滿厭惡性設施離民居太近及過分集中,有區議員建議政府延長諮詢期。 政府計劃在將軍澳132區這一片海域及山坡,重置填料轉運設施及混凝土配料廠,距離將軍澳民居只有約1公里。陳先生:「真是太近影響我們居民,1000米、這邊轉彎位就是,所以要慎重考慮清楚。」黃先生:「任何人都是,要你吃6碟不喜歡的食物,還要厭惡性,你也吃不下。如果全香港700萬人平均分擔,是否會好些? 還有這個是否是最好選擇?政府不妨請多一些專家、花多一些時間研究。」去年施政報告提出將軍澳132區及137區填海工程,137區將發展成為新社區,興建5萬個住宅單位及鐵路站,最快2030年入伙;132區為配合137區發展,需要填海及做削坡工程,騰出25公頃土地,重置及興建6個設施,包括電力、建築廢棄處理、廢物轉運站及海上垃圾收集站等。有區議員建議政府考慮其他替代方案,不一定全部厭惡性設施集中興建。西貢環保北區區議員方國珊:「6個厭惡性在132區,就不應該一次過放在132區,特別是家居垃圾轉運站及水泥廠,因為政府興建得好跨灣大橋及將藍隧道,已經縮短將軍澳及九龍距離,基本上半小時內任何地方都能到達
【on.cc東網專訊】一股達強風程度的東北季候風為廣東沿岸帶來較涼的天氣。此外,一道廣闊雲帶正覆蓋華南。天文台今晚(27日)11時錄得氣溫攝氏18度,相對濕度89%。強烈季候風信號現正生效,預料本港吹偏東強風,平均風速每小時超過40公里,陣風間中達烈風程度。
國際燃料價格近期回落,中電總裁蔣東強說,近幾星期煤價亦有明顯下跌,如果國際燃料價格繼續維持較低水平,中電的燃料調整費在短期內可以向下調整。 蔣東強出席立法會一個委員會表示,中電4月燃料調整費為63.5仙,較3月微升,但公司承諾未來3個月燃料調整費封頂,並有特別回扣,燃料調整費會維持於62.8仙。 中電會經社區節能基金,向10萬個合資格家庭提供一次性600元燃料費資助,5萬個劏房戶的資助由原本的800元增加至1000元,本月30日開始接受申請。 港燈董事總經理尹志田說根據計算機制,燃料調整費需要數個月時間才能反映國際燃料價格變動,數據滯後情況在燃料價格上升或下跌時都會出現,預計港燈燃料調整費於年中起回落,燃料調整費計算會有6至8個月滯後。 立法會議員梁熙關注,根據利潤管制協議,兩電要以最低合理價格提供服務,但現時卻「賺到盡」,違反協議精神。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承認機制有不足之處,當能源價格急升時,電力公司可以將所有成本轉嫁用戶,當局會與兩電磋商,引入分擔能源價格成本的機制,但方案需要得到兩電同意。他又說市民有很大節省電力空間,政府會加大宣傳力度。
歐盟與德國就禁售燃油車的糾紛,達成協議。 歐盟為了爭取在2050年之前達成「氣候中和」經濟體,即溫室氣體淨零排放,計劃由2035年起禁止銷售使用化石燃料的新車。歐盟最大汽車生產國德國今個月初在最後一刻,阻撓協議。 德國要求歐盟保證,新法例容許使用合成燃料的燃油新車銷售,雙方進行數星期談判,尋求打破僵局。 歐盟環境事務專員在Twitter表示,已經與德國就未來使用一種合成燃料達成協議,現在將努力令車輛二氧化碳排放標準的法規盡快通過。德國交通部長也發文表示,採用內燃機的新車,只要使用二氧化碳排放中和的燃料,就能在2035年之後繼續銷售。
REUTERS/Fabrizio Bensch全球多國大多以 2035 年為燃油車的大限,往後車廠就不能再銷售新造內燃機汽車。但據美聯社的報導,歐盟與德國達成協議,將允許只用合成燃料 e-fuel 的新造內燃機汽車繼續銷售。歐盟成員國對於燃油車大限的落實存有不少爭議,其中德國更明言不會支持沒有豁免合成燃料的命令,所以這回算是這個汽車大國的一場勝利。We have found an agreement with Germany on the future use of efuels in cars. We will work now on getting the CO2-standards for cars regulation adopted as soon as possible, and the Commission will follow-up swiftly with the necessary legal steps to implement recital 11.— Frans Timmermans (@TimmermansEU) March 25, 2023負責氣候政策的
中電表示,如果國際燃料價格跌勢持續,短期內有望下調影響電費的燃料調整費。港燈亦預計,年中起燃料調整費有望回落。 政府表示,現有利潤管制協議下,兩電可以將燃料費升幅全數轉嫁市民,存在不足,政府會與兩電磋商引入機制,分擔能源價格上升帶來的成本。
【Now新聞台】兩電下月將上調燃料調整費,其中,中電會有特別回扣。有立法會議員要求兩電與市民分擔能源價格所引致的上升成本。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指,需要經兩電同意,會再與他們磋商。 燃料調整費將上升,中電未來三個月會提供特別回扣,將燃料調整費封頂。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開會討論兩電燃料調整費,有議員質疑兩電的採購資訊欠透明度,將燃料調整的成本轉嫁到市民。政府承認現時機制有不足,會與兩電磋商。立法會議員(九龍東)鄧家彪:「這政策的焦點在於不公開、不透明,如果你們是商業競爭、商業秘密,我們會同意,但這是公共政策,其次,你們理論上是不應賺錢,為何不能公開?」立法會議員(香港島東)梁熙:「今次他們的加價不是為了維持自己不虧錢,而是要『賺到盡』,他們並未以合理、最低價格提供服務,你會如何用好這張牌,局長?」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當能源價格急速上升,電力公司將所有成本轉嫁到市民,現在機制容許他們這樣做,但我們看到市民痛苦,電力公司是否都可承擔社會責任分擔一點,當然這具爭議性,要兩電同意才可更改。」中電總裁蔣東強:「我們樂於與政府討論有甚麼地方修改,但我想大家目標一致,希望達到平衡客戶、市民、政府
【彭博】-- 一年前上海實施的封控儘顯了中國新冠防疫路線的種種弊端,現如今,這個國際化程度最高的中國城市正在顯露清零政策的影響。2022年以前,上海是大多數外國公司總部以及四分之一外派人口的所在地。但自從去年3月下旬長達兩個月的封控開始以來,這座擁有2,500萬人口的城市流失了許多外籍人員。許多外國人已經離開,其中包括稱中國為「家」已有十幾年的俄羅斯時尚企業家Xenia Sidorenko。與此同時,這個大都市的外國投資和商業活動也有所減少。「完全沒道理。腦子很清楚某種絕對不可接受的事情正在發生,而你卻仍試圖保持冷靜並繼續生活,」Sidorenko談起上海的封控稱。她計畫一旦安排好自己的公司UseDem,就於今年晚些時候與丈夫一起遷去紐西蘭。「我感覺這是我需要開啟新生活的時刻。」中國去年年底正式結束了新冠清零政策。但是被困在家中、不停做檢測和面臨食品短缺的經歷,不可逆地改變了許多外國人對於在上海生活的看法。根據中國歐盟商會上海分會的報告,大約25%的在滬德國人在封控結束後離開,在本國政府登記過的在滬法國和義大利公民數量分別都減少了20%。長期以來,上海一直吸引著想在這個全球最大消費市場
無綫新聞主播向來都話題十足,日前小花王倩荷亂入直播已成為網民熱話。想人認識,開通社交網少不了,另一位小花關可為(Avery)近日終於開帳,雖然目前只得一個Post,但她已經於一日內成功吸到逾千粉絲,Avery上載自己身穿小背心、坐在吉普車車頂的靚相,網民即把焦點放在她身材上!
近日引起傳媒報道的天水圍一間學校發生懷疑非禮事件,13 歲女童去年 8 月疑被同級男同學非禮,惟校方指翻查閉路電視未有發現兩名學生在校園發生報稱情況,涉事男童父親堅稱兒子清白,事件引發羅生門。惟警方回覆指,周一(27日)收到律政司意見後,涉事13歲男童已被控兩項「普通襲擊」罪、一項「非禮」罪及一項「企圖非禮」罪,案件將於3月31日上午在屯門裁判法院提堂。
麥可怡(Krince)因演出ViuTV劇集《教束》及《二月廿九》而為人熟悉,噚日(26日)喺個人IG上載一張周國賢喺表演上彈結他嘅相片,並引用周國賢歌曲《黑眼圈》嘅歌詞,疑似公開二人關係,不過其後佢極速又將帖文刪去,令網民懷疑二人戀情屬實,並認為佢係錯手誤將呢個帖文上載至公開IG帳戶。
Rolex勞力士2023新錶價錢一覽!《Watches and Wonders 2023》展開,最受大家矚目的一定是Rolex勞力士剛發布的2023年最新錶款。官方之前釋出20秒預告,令坊間都在預測將會有冰藍錶面Daytona等款式推出,現在官方開估發布最新錶款名單,馬上為各位盤點Rolex勞力士2023新錶款式!
小編先幫女神捏一把冷汗…最近楊丞琳起身前往了巴黎看時尚大秀,但在網路上卻瘋傳著一段她「大出糗」的影片!一起來看看到底發生什麼事~ https://www.instagram.com/p/CpaSxGbsTeJ/ 楊丞琳在3月初時受邀到巴黎時裝周看秀,當天女神穿著一套Balenciaga的黑色連身禮服,配戴金屬色項鍊,貴氣又優雅! 不過…就在她跟媒體介紹自己身上服裝時,卻一時唸不出品牌名稱,一開始只唸出「Blam」的音,遲疑了一下才接著說:「很有『Balenciaga』的味道。」 https://www.instagram.com/reel/Cp2d7HmA0ia/ 雖然楊丞琳最終是沒有唸錯~不過就因為那卡住的一秒讓網友全都開酸!「真的可以不用硬要來耶,不覺得越講越心虛嗎…」、「釋迦啦!講巴黎釋迦我們就懂了」、「去看秀還講錯名字好沒禮貌」 https://www.instagram.com/p/CozduX7pOWm/ SIS們怎麼看呢? 延伸閱讀:楊丞琳練舞磨到腳趾滲血,網友不買單,評:「表情很不自然」 Source:IG@hipster_of_all_trades、rainie77相
【on.cc東網專訊】1名駐守新界南總區交通部的警員,在2018年休班期間駕駛私家車,在限速70公里時速的大埔公路沙田段,以超過131公里時速行駛,結果與1輛電單車相撞,導致電單車司機死亡。他否認危險駕駛引致他人死亡罪,於區院審訊後被裁定罪名成立。案件今天(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