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台料明轉吹偏東風 或緩解沙塵天氣 醫生列高危人士應避免外出|Yahoo

受沙塵天氣影響,本港近日能見度低,空氣質素欠佳。(資料圖片)

【Yahoo 新聞報道】受沙塵天氣影響,本港近日能見度低,空氣質素欠佳,昨晚(14日)多區的一般監測站及路邊監測站,曾經錄得的空氣質素健康指數達到 10+ 級,代表健康風險「嚴重」。天文台高級科學主任楊國仲博士指出,上周五(11日)中國北部及蒙古地區出現沙塵暴天氣,受強烈東北季候風影響,氣團由北向南高速擴散,所以影響香港的能見度,昨日至今日(15日)的能見度維持約 5、6 公里。楊國仲指出,根據天文台最新預測,明天(16日)有機會轉吹偏東風,相信會逐漸緩解現時的沙塵天氣,但要視乎本地風力和大氣擴散條件。

楊國仲今早在港台《千禧年代》表示, 4 月出現如此強烈的東北季候風比較罕見,而對上一次香港經歷沙塵天氣是 15 年前。他指,今次看到沙塵由北向南擴展速度快,一日半就由中國北部吹到華南沿岸地區。昨日天文台在上午 11 時至 中午 12 時,錄得的能見度下降至 5 公里,到今日維持約 6 公里。

楊國仲指出,近日本港天氣狀況較複雜,上周六(12日)冷鋒橫過香港,導致狂風雷暴,之後開始受強烈東北季候風影響,到周日(13日)天氣乾燥和有大風,相對濕度下跌至破紀錄的低位 21%。他續說,到昨日風勢緩和,令空氣中的懸浮粒子較難擴散,而今日的風勢亦較弱,故能見度會低一點。根據天文台最新預測,明天有機會轉吹偏東風,相信會逐漸緩解沙塵天氣,但他稱要視乎本地風力和大氣擴散條件。

家庭醫生林永和在同一節目表示,近日的病人本身有傷風咳嗽,感染新冠或流感,有部分人病情正在好轉,但近日變得反覆,可能與空氣質素有關。他說,有病人本身有哮喘、慢性肺阻塞疾病,覺得情況轉差,半夜會咳嗽,或在街上感覺呼吸不暢順,可能空氣懸浮粒子有關。

林指出,在空氣質素欠佳的天氣,患有哮喘、心血管疾病、心衰竭的病人屬於高危人士,長者及小童亦可能感到不適,呼籲如果空氣質素健康指數達到 10 級的時候,盡量留在家中,避免接觸戶外空氣。他並指,一些微細懸浮粒子 PM2.5,可能要質素較高的口罩,例如 N95 才能夠阻隔,並稱粒子越細,其滲透力越大,滲透至支氣管、肺氣泡,甚至入血的情況較高,但要視乎吸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