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台:驟雨時間和空間有隨機性 較遠地區或僅小雨甚至陽光

天文台今早一度發出紅色暴雨警告。
天文台今早一度發出紅色暴雨警告。

【星島日報報道】天文台今早一度發出紅色暴雨警告,港島南區、港島東區及離島區曾一小時錄得超過70毫米雨量,不過新界的雨勢較輕微,甚至出現陽光普照的情景,網民紛紛留言質疑暴雨警告制度是否偏重市區。

天文台昨日曾在天氣隨筆撰文,解釋過即使在沒有明顯天氣系統例如低壓槽、活躍西南季候風的日子,微風下的夏天至初秋天氣也可以出現突如其來的變化。陸地在充沛陽光下一般升溫會比海水快,地面溫度會在日間變得高於四周海面。海風會徐徐地吹向陸地,並帶來水汽。

當大氣本身不穩定,加上海風匯聚,本來一朵朵像棉花的積雲便很易進一步向高空發展,變成了積雨雲,為個別地區帶來了驟雨,甚至雷暴。同一時間,身處另一區的市民仍可能感受著陽光和暑氣。

天文台指,由高溫觸發的驟雨一般影響區域較爲局部,出現時間亦較爲短暫,所以整體而言天氣是有陽光夾雜局部地區有驟雨和雷暴。由於這些由高溫觸發的驟雨出現的時間和空間較為有隨機性,要在天氣預報中指定什麽時間和什麽地方出現雷雨的挑戰比較大。身處雷雨中的人可能覺得天氣很惡劣,甚至是暴雨的天氣,但較遠區域的人可能覺得只有小雨甚至仍有陽光。

天文台建議,即使出門時看似晴天,還要多留意天氣變化,利用「我的天文台」的雷達圖來追蹤驟雨的發展,並多利用定點天氣產品,如「指定地點閃電戒備服務」,來了解身處地區附近的閃電資訊,便可更好地應對時晴時雨的天氣。



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