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尋求輔導 可免「合久必分」

【經濟日報專訊】英國戴安娜王妃車禍離世20周年,當地周日廣播剪輯了她親述苦況的紀錄片,令人不禁思索,要是她曾尋找專業協助,能否避免悲劇結局? 戴妃形容自己反叛,1981年跟王儲查理斯結婚前只見過13次面,亦早知他跟卡米拉仍過從甚密,想過悔婚卻被親友勸阻。英女王愛莫能助下,戴妃1990年代初找Peter Settele作演講訓練,卻變成大吐苦水,對話亦成了今次被指「發死人財」的紀錄片之骨幹。 英國王室過去對私事無疑諱莫如深,但戴妃若於婚前、又或婚姻觸礁後,不止跟友人、訓練員傾訴,還能跟數月前盛傳找專業輔導員協助的威廉和凱特一樣,或會好過點。 上婚前預防班 離婚風險較低 《家庭關係》期刊的統合分析曾發現,參加婚前預防班的情侶,婚後關係比79%沒參加的人好,至少可促成約30%中短期正面指標。《家庭心理期刊》追蹤美國4個州後亦得出,婚前班可增加3成滿足感,5年內離婚風險低3成。 新加坡國會上周通過回教執行令修正案,規定未滿21歲的穆斯林結婚前,必先參與社會及家庭發展部認可的婚前預備課程,信徒離婚前亦必先參加法庭安排的輔導課程。 在港人看來,勒令輔導似違反個人自由、政教分離原則,但星洲指年輕穆斯林的離婚率是年長夫婦的1.5倍,法庭過去輔導過3.3萬對夫婦,幫助挽回近半人的婚姻,反映新政背後也有一定道理。 愛侶關係滿意感 港亞洲排第8 保險公司保誠去年曾訪問亞洲10個地區逾5,200名成年人,結果發現港人的愛侶關係滿意感只排第8,僅有51分,落後高兩位的獅城及柬埔寨(63分)不少,更遑論榜首的越南(83分)。該調查顯示,港人對感情的經營近乎乏善可陳,最少表達愛意尚且能歸咎於文化差異,連定期跟伴侶溝通的比例亦墊底,這樣導致隔膜,顯然說不過去。 缺乏溝通,固然會延誤求助,有機會令覆水難收。美國婚姻治療師John Gottman指出,夫婦平均忍受6年不快,才會尋求輔導,問題或變得根深柢固,其時才輔導恐僅能減少離婚的傷害。 求助專業輔導員 易訴真正想法 當夫婦能於安全的專業環境下,透露內心真正想法,中立的婚姻輔導員才能因勢化解危機。輔導員指,當事人有所保留常是調解失敗的要因,即使一方有婚外情但想保密,也可私下解釋情況。 香港提供婚姻輔導的機構不少,涵蓋夫婦相處、床笫等不同範疇,從宗教意味較重的基督教靈實協會、基督教女青年會,到一眾港大畢業生創辦的家庭動力,甚至由親身走出低谷的法國人授課的School of Marriage Education,應有盡有,只消有需要的夫婦及早踏出首步。
更多經濟日報網站內容, 請登入hk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