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之始,愛惜此身

德行莫大於孝,孝道是一切德行之根本,是至要之道,一切教化皆從孝道衍生。

孝道始於孝奉雙親,次於侍奉君王,終於立身行道,成就本身之德業。以孝立身,就是不毀、事君,使上下無怨。以孝行道,就是推孝為政、教化,使天下順服,人民和氣。以孝為政,可上下無怨;以孝立身,則顯親揚名。

孔子在《論語》裏多次和學生談孝。《論語‧為政‧第二》:「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孟武伯問孝的道理,孔子說:「父母最憂心兒女生病。」言下之意,是謹慎守身,保重身體,理解父母的心思,謹慎行事為人,就是孝。

古人相信身體髮膚由父母的精血化育出來,故孝之始,由愛惜身體開始。《三國演義》第十八回記載「夏侯惇拔失啖睛」的故事,話說夏侯惇和高順大戰,雙方短兵相接,高順不敵,敗下陣來,夏侯惇縱馬追趕,陣上呂布手下曹性暗地舉箭而射,正中夏侯惇左眼。夏侯惇大叫一聲,用手拔箭,不想連眼珠拔出,高呼:「父精母血,不可棄也!」然後把眼珠和血吞了。

《孝經‧開宗明義章第一》:「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就是說身體髮膚承受自父母,應當謹慎愛護,注意健康,不要生病,不要受傷,以免父母憂心。重視此身,時時感念父母生養之恩,就是孝道之始。

以事孝親以後,就要報效國家君王,治國平天下。忠孝道者,立身行道,修養自身。人格獨立不倚,不為利動搖,就是立身。做事本乎正道,不越軌妄行,就是行道。立身行道,德望為眾景仰,傳誦於當時,播揚於後世,此揚名也。推本追源,雙親的教養也備受讚賞,此榮親也。故孝以不毀爲先,乃至揚名聲,顯父母,就是孝道之完成。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