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史蹟徑重新揭幕 遊客可掃QR code知歷史

旅遊事務專員黃智祖(中間)

【星島日報報道】1996年開幕的孫中山史蹟徑,經過兩年時間更新計畫,今日正式重新揭幕, 旅遊事務署聯同中西區區議會及康文署,邀請九位本地藝術家,為孫中山史蹟徑創作獨特的藝術品,代替每個史蹟點原有的紀念牌,用藝術手法融合歷史元素, 重新包裝史蹟徑,推動本地文化藝術旅遊, 市民及遊客更可以用手機掃描史蹟徑每個站的QR code,即時了解各個展品和背後的歷史故事。 香港是孫中山先生孕育革命的地方, 孫中山史蹟徑其中一站在歌賦街的前中央書院 ,是香港第一所提供西式現代教育的官立中學, 孫中山先生在1884至1886年間曾在此校就讀。 有份參與今次藝術計劃的本地建築師朱國勇,在該處設置一道圓拱型鋼門,代表當年孫中山在中央書院求學,經過時代變遷,該址現時已變成聖公會基恩小學,而這個「消失的門廊」,象徵孫中山進入中央書院學習成長,並培養出革命思想。 至於上環百子里公園,是楊衢雲與謝纘泰在1892年創立的「輔仁文社」舊址,二人後來成為香港興中會核心成員,與孫中山關係密切,該處是當年革命志士聚會議事的地方。本地藝術家馮力仁以立體雕塑,以「輔仁文社,以文會友,以友輔仁」十二個立體字組成,彷似由紙卷躍出,代表當年文社成員身體力行推動革命。 在普慶坊62號的「中國同盟會招待所」,是1905年孫中山在香港設立的香港分會其中一站,另外在堅道及蘭桂坊等地都設招待所,接應當年的革命黨人。本地藝術家梁嘉賢以立體畫,展現當年革命黨人「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意志。 出席開幕的旅遊事務專員黃智祖表示, 去年施政報告發表的旅遊發展藍圖,四大策略之一是培育本地特色旅遊產品。他指出,更新孫中山史蹟徑,有助豐富本港的文化古蹟旅遊,配合PMQ元創方、旅發局的舊城中環,以及即將開幕的前中區警署建築群「大館」,有助突顯中西區作為文化古蹟旅遊的重要地點,亦可滿足旅客多元化旅遊體驗。他表示,孫中山史蹟徑除了加入藝術結合歷史的展品,並會附設QR code,旅客及市民可以透過手機閱覽史蹟徑的相關資訊,旅遊事務處亦為孫中山史蹟徑設立facebook及instagram專頁,更請來前香港歷史博物館總館長丁新豹拍攝三輯短片介紹孫中山先生在香港的事蹟

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