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大爆炸找到證據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美國科學家前日宣布,已首次偵測到一百四十億年前宇宙大爆炸後散發於宇宙的引力波存在證據。這將有助解答宇宙誕生之謎,同時印證了物理學大師愛因斯坦在相對論中提到的引力波形成理論。新發現的證據更被認為是諾貝爾獎級別的重大成果。 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於一九一六年發表的廣義相對論中已提出原初引力波的理論,它是宇宙誕生之初產生的一種時空波動,隨宇宙的演化而被削弱。 科學家指,原初引力波如同創世紀大爆炸的「餘響」,將可以幫助人們追溯到宇宙創生之初的一段極其短暫的急劇膨脹時期。 然而,廣義相對論提出近百年以來,引力波卻始終未被直接探測到,問題就在於其信號極其微弱,技術上很難測量,因此也有人將之戲稱為「世紀懸案」。但科學家至今才首次偵測到這種引力波。 美國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學中心的專家宣布,藉位在南極的BICEP2望遠鏡找到宇宙暴脹的首個直接證據──微波背景輻射。微波背景輻射是由瀰漫在宇宙間的微波背景光子形成,研究顯示,原初引力波碰上微波背景光子,會產生一種叫做「B模式」的特殊偏振模式,其他形式的擾動,都不能產生這種「B模式」偏振,因此「B模式」偏振成為原初引力波的獨特印記。觀測到「B模式」偏振即意味引力波的存在。 南極是地球上觀測微波背景輻射的最佳地點之一。研究人員在這裏發現了遠超預想的「B模式」偏振信號,隨後經過三年多分析,排除了其他可能的來源,確認其就是原初引力波導致的。 來自台灣的美國史丹福研究員郭兆林是研究團隊核心成員之一,他亦曾盛讚南極是最好做研究的地方。 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學中心的理論物理學家阿維.洛布接受訪問時則指出:「這項工作為一些最基本的問題提供了新見解──我們為甚麼會存在?宇宙是怎麼誕生的?」他並強調,這些結果不僅是宇宙暴脹的確鑿證據,也讓科學界能夠得知暴脹是甚麼時候發生,以及暴脹的威力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