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評論:「中特估」不能簡單理解為直接拔高國企估值

內地官媒《經濟日報》發表署名金觀平的經濟觀察評論,提及今年以來中國特色估值體系(中特估)概念股持續發酵,「中字頭」上市公司表現尤為強勁。探索建立「中特估」不能簡單地理解為直接拔高國企估值水平,引導資金推動股價短期、快速上漲,這既不符合資本市場一般規律,也不利於國企持續健康發展,更與中央打造一個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的要求相悖。 在抓住「中特估」機遇,歸根結底要靠國企練好內功。一方面要繼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完善現代公司治理,持續改善基本面和經營效益,提升核心競爭力,用優秀業績展現明朗的發展態勢。另一方面,要充分運用資本市場工具,推動專業化、產業化戰略性重組整合,優化佈局,提質增效。同時,進一步強化公眾公司意識,主動加強投資者關係管理,讓市場更好認識企業內在價值。 此外,機構投資者在引導市場進行資源配置過程中,既不能簡單套用西方市場估值理論,也不能搞短期炒作,而是要加強對包括國企在內優質企業的調查研究,不斷完善契合不同類型上市公司的估值邏輯,助力探索形成符合中國特色的估值定價體系,更好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 至於估值高低直接體現市場對上市公司的認可程度,不管國企還是民企,市場最終衡量的還是經營效益及能否持續穩定地創造價值。更完善的公司治理、更有效的盈利模式、更可持續性的發展前景,才是「中特估」的應有之義,才是中國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長久之道。(jl/da)~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