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藝術人伍常|對傳統藝術現代化的反思

藝術專家伍常分享他對NFT藝術體驗展《Meta Nostalgia 香港那些年》的願景,以及身處數碼年代,對傳統藝術現代化的反思。

古往今來,藝術的發展進程與科技的創新進步一直密不可分。數千年前,繪畫藝術主要存在於教堂內,畫家直接在牆壁、拱門或天花板等平面上作畫,畫面佈局主要取決於該平面的建築結構及形狀,成為教堂的一部分,訴說著聖經以至教堂本身的故事。今天我們之所以能夠在站在梵蒂岡西斯汀教堂,仰頭感受穹頂壁畫《創造亞當》 (The Creation of Adam)的震撼,除了要感謝米高開哲羅的神乎其技,也要歸功於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科技,包括圓形穹頂的誕生,深深影響著當時的藝術面貌。

 

然後就是攝影技術的出現。以往大部分藝術只存在於畫廊之中,讓觀眾駐足欣賞。但有了相機,我們只需按下快門,便可以複製一件畫作、一座雕塑甚至建築物,並將它以圖像形式帶到任何地方、作任何用途,突破藝術的地理局限。當然不少得及後出現的絲印技術,該技術讓藝術創作得以大量複製,例如Andy Warhol的印刷作品,徹底將藝術普及化,達到雅俗共賞的目的。

進入數碼年代,智能手機和社交媒體的普及進一步改變了藝術生態。自互聯網出現以來,不少藝術的創作、分享、展示以至交易均慢慢從線下移遷線上,以更貼近我們的日常生活,例如數碼藝術及網上藝術交易平台的興起,以至疫情下出現的線上拍賣會等。我們現在所認知的藝術面貌,背後都由先進的數碼科技支撐,包括程式編寫、人工智能、區塊鍊和、加密藝術(NFT ),乃至最新的元宇宙概念。

但世上不少具前膽性的創新,剛起步時都曾經備受質疑,NFT 及元宇宙當然也不例外。有人質疑這些技術的存在價值,又有人懷疑該技術對現實世界的實際影響等。對於這些疑問,本月於銅鑼灣舉行的沉浸式NFT藝術體驗展《Meta Nostalgia》給出一個非常肯定的答案。

展覽策劃人伍常(Heiman Ng)是香港大學現代語言及文化學院客席講師,曾任職佳士得美術學院及邦瀚斯拍賣行,近年致力透過實體展覽引領觀眾走進虛擬藝術的國度,包括策展去年於中環舉行的《Digital Art Fair》,對傳統及數碼藝術別有一番體會。在展覽開幕前,我們邀請這位資深藝術學者與我們對話,分享他對數碼及加密藝術的看法。

何時開始接觸NFT?

早於2018起,我便開始接觸關於藝術科技(Art tech)的項目。例如當時與特效導演黃宏達(Victor Wong)合作世上首個人工智能的水墨創作「A.I. Gemini」,在中香台及倫敦均有展出,引發了科技與傳統藝術關係的熱烈討論,並讓我們反思如何當代化水墨畫此一傳統藝術媒介。

「A.I. Gemini」的概念是以機械肩繪製出一幅山水畫,耗時30小時。人畫出來的水墨畫是平面的,但人工智能對山水畫能夠作出360度的構思。要突破數千年歷史的水墨畫很難,但AI帶給我們全新視角。最有趣的是,我們向不少藝術大師展示AI水墨畫,他們傾向透過傳統理論分析及批評作品,這種反差很有趣。當然,也有藝術家表示欣賞,例如現代水墨之父劉國松大師,他對作品便甚為驚嘆。雖然業界意見不一,但傳統與科技之間的討論十分重要,否則我們只能永遠停留在傳統技術上。

策劃展覽時抱著甚麼使命?

我長時間從事藝術教育工作,特別在意藝術科技的出現,如何有助宣揚藝術,尤其向下一代。在過去三年於香港大學教書的經驗告訴我,傳統藝術與下一代脫離很大。試問年輕人到訪M+後,會否再次到訪?我想未必。但藝術科技能夠加深他們對藝術的興趣。

作為父母,當然不希望子女只沉迷於虛擬世界,因此在宣揚數碼藝術的同時,我也很著重藝術的實體體驗。每一年我都帶學生參觀不同的藝術展覽,由他們的反應可看出,今天最流行的藝術,都是能夠與下一代產生共鳴的藝術。藝術科技帶來讓傳統藝術更貼近下一代的契機,令到他們願意「入門口」之餘,更願意逗留,這很重要。

在《Meta Nostalgia 香港那些年》NFT藝術體驗展,你如何達到以上所說的目的?

如果說去年在中環舉行的《Digital Art Fair》是荷里活級製作,那麼《Meta Nostalgia 》便是港產片製作。我們刻意「落地」,同時無損展品的質素。不少人喜歡香港舊懷的東西,但只懷念以前有多好,並不能啟發下一代繼續奮鬥,創造更好的世界。我們的任務是如何不落俗套地讓傳統與科技相遇,同時能夠與下一代產生共鳴。因此我們以文化包裝,借助藝術科技向香港年輕人展示舊香港面貌,並與全港首間從事NFT教育工作的單位Meta Utopia合作,在展覽中加入NFT教學班,除了欣賞、體驗作品及打卡外,年輕人更可即場創作自己的NFT作品,並學習如何放上交易平台,從中發揮創意。

對藝術家而言,是次展示為他們提供了展示創意及數碼技術的平台,當中有不少參展藝術家都是第一次涉足NFT世界。對NFT的試探,能夠給予傳統藝術家嶄新靈感。

你如何定義一件好的NFT作品?

不少人購買NFT欠缺了美學的標準。他們傾向著重作品的炒賣成份,或在社交平台的流傳率,卻忘記了藝術並不是透過耳朵買的。意思就是,投資藝術不能只道聽途說,人云亦云,基於朋友介紹或報道而購買。我認為購買藝術應該由心出發,一件作品影入眼簾,我們會作出分析,但最終還得講求心裡的感覺。我經常提醒朋友,不要急於買入一件藝術作品,先把它放下一個晚上,看第二天會否還記掛著那件作品,而該作品又會否在你心目中產生漣漪。無論是收藏或投資,都應以此為標準。

 

NFT和傳統藝術最大的分別在哪裡?

NFT和傳統藝術是兩套截然不同的審美方向。如果你希望對NFT有更深入的掌握,你必需捨棄傳統藝術界那套審美標準,例如對顏料、筆觸及繪畫技巧的執著,因為兩者的創作過程是完全不一樣的。

如果你不嘗試學懂數碼藝術的創作技巧,例如編寫程式的美,你不會懂得欣賞一件數碼作品。一件動態作品背後其實牽涉先進科技,需要修讀機械工程,再加上十多年的功力,才能創作出新式美學。

當然,這絕非唯一的美學標準,但我們要「開多對眼」去分析一件新事物。歷史上不少藝術流派的出現都經歷多番批評,例如印象派及抽象派。每一個新思潮或美學運動都會帶來一點不適,因為這超出了你的舒適圈。但我認為不妨盡量包容,因此我策劃的展覽希望透過NFT及作品的資料,慢慢建立一種新的審美標準,讓觀眾可以基於這些標準去分折這種藝術媒介,決定藝術作品的價值。

很多人詬病­­數碼藝術,是因為他們看不到它的質感(texture)。但我偏向從科技及創意本身出發,去欣賞一件NFT作品。例如Henry的BLOCKCHIAN 鋼琴的美。而idea能透過programming去實現,這十分不可思議。NFT的出現為大家提供了多一個創作及欣賞藝術的選擇。學習欣賞一種新藝術媒介需要時間,但假以時日,相信NFT和傳統藝術在市場上可以同步發展。

NFT的未來發展如何?

NFT發展只會越演越烈。我今年任教其中一個關於NFT發展的課程很受歡迎,反映下一代對這個課題十分熱衷,需求甚高,因此我們更加需要教育他們如何「入場」,而入場前又需具備甚麼知識,又或者這個界別的好與壞。

其次,藝術家之間的合作尤為重要,這亦是未來大趨勢。NFT開闢了一條全新道路,讓傳統藝術家可以繼續沿用他們喜歡的方式創作,透過與熟悉數碼創作的專家合作,可以幫助他們共同創作。傳統藝術家對編寫程式、人工智能或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並不熟悉,亦沒可能在一夜之間學會。但眼看市場一日千里,他們又想參與其中的話,就得透過互相合作了。作為中間人,我希望為藝術家們催生更多有趣及有建設性的合作,我認為這是未來的大方向。

專訪藝術人伍常|對傳統藝術現代化的反思
專訪藝術人伍常|對傳統藝術現代化的反思
專訪藝術人伍常|對傳統藝術現代化的反思
專訪藝術人伍常|對傳統藝術現代化的反思
專訪藝術人伍常|對傳統藝術現代化的反思
專訪藝術人伍常|對傳統藝術現代化的反思
專訪藝術人伍常|對傳統藝術現代化的反思
專訪藝術人伍常|對傳統藝術現代化的反思
專訪藝術人伍常|對傳統藝術現代化的反思
專訪藝術人伍常|對傳統藝術現代化的反思

想知道更多關於 #家居改造 #室內設計 #空間運用 資訊,記得追蹤【HomeJournal美好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