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港產攝影師袁斯樂遊40國捕捉荒野秘境 飛鵝山自殺崖拍成名作:每日都會影香港|Yahoo

香港地質攝影師袁斯樂,現年僅27歲已在國際風景攝影界嶄露頭角。(攝:《Yahoo新聞》記者)
香港地質攝影師袁斯樂,現年僅27歲已在國際風景攝影界嶄露頭角。(攝:《Yahoo新聞》記者)

【Yahoo 新聞報道】香港地質攝影師袁斯樂年僅27歲,在國際風景攝影界嶄露頭角,作品屢奪國際大賽殊榮。袁斯樂接受《Yahoo新聞》專訪,重塑他由在家影熱帶魚,拍攝香港山色,到今日遊遍40國探索荒野極地的經歷。香港集合山野、海、城市和地質各種風光,交織成他追夢的天空,打下風景攝影的重要基礎。他至今仍堅持每日為香港留影,百影不厭,「(在香港)影咗咁多年,到而家都仲有好多嘢諗到(想影),我覺得好神奇呢件事」。

飛鵝山對袁斯樂而言是重要的起點,笑道已登山無數次練習攝影。(攝:《Yahoo新聞》記者)
飛鵝山對袁斯樂而言是重要的起點,笑道已登山無數次練習攝影。(攝:《Yahoo新聞》記者)

9 年前自殺崖拍攝《野孩子追夢的天空》奪獎

記者邀請袁斯樂(Kelvin Yuen)任選一個他喜愛的地方,以便在訪問當日拍照,他二話不說選擇飛鵝山。以往有專訪寫他曾登上飛鵝山不下數十次,他笑道「係數唔到咁多次」。9年前,袁斯樂於國家地理攝影大賽的得獎作品《野孩子追夢的天空》,正是在飛鵝山自殺崖拍攝。這座山也成為他在風景攝影界追夢的開端,「早年讀緊書未必有咁多錢,搭的士幾廿蚊都無,因為屋企都算近,行兩個鐘就會上到嚟,可以影相又可以慳錢」。

作品來源:袁斯樂提供(FacebookInstagram

9年前,袁斯樂憑在自殺崖拍攝的《野孩子追夢的天空》,贏得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青少年組冠軍。(袁斯樂提供圖片)
9年前,袁斯樂憑在自殺崖拍攝的《野孩子追夢的天空》,贏得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青少年組冠軍。(袁斯樂提供圖片)

首次目睹香港雲海:好衝擊!

袁斯樂最先接觸攝影,不為風景,反而是在家影熱帶魚。那時流行在討論區買賣魚,但手機拍照質素參差,獲親戚轉贈Canon 450D入門相機。一部單反在手,只拍攝魚有感大材小用,17歲的他跑到家附近的獅子山,首次看到香港的雲海景色,「以前腦海唔會有呢啲咁嘅嘢出現,係好衝擊!過往坐飛機先會啲雲喺自己腳下,原來香港都有啲咁嘅嘢」。

第二次登山,雲海已不復見,袁才發現雲海只會在春季某些月份出現。他開始鑽研天氣、季候,一年後看準氣候出擊,再遇壯麗景色,「我記得係考緊DSE,屋企人仲叫我返嚟,聽朝要考另一科,但其實我唔想,我未影夠!」

袁斯樂原為熱帶魚迷,因想拍攝熱帶魚上網買賣而接觸攝影。(攝:《Yahoo新聞》記者)
袁斯樂原為熱帶魚迷,因想拍攝熱帶魚上網買賣而接觸攝影。(攝:《Yahoo新聞》記者)

袁畢業於浸大生物系,在學期間自學攝影。靠著賣熱帶魚的收入,他自費購買新相機,又在網上參考攝影迷的文章。袁指,自學首兩年,仍是摸索相機設定為主;熟悉操作後,學習做資料搜集,趁天氣合適勘景或實地考察尋找拍照角度,「晚晚凌晨三、四點會睇吓天氣,啱嘅就會開始行山」。西貢萬宜水庫是他的實戰地點之一,「第一次喺嗰度見到香港銀河景色......好多時啲教科書講地質好似好勁,但都係啲石頭相,原來去到睇日出日落會咁outstanding(壯觀),對住咗10幾年嘅香港認知好唔同」。

仔細觀賞袁斯樂的作品,會看到其成長軌跡:由初期較多在山上觀望城市,演化成每張都有獨特角度,一步步踏進大自然核心,「滿足感係自己發掘到個景色出嚟,可能一年得5、6張相,但都係自己原創、自己搵出嚟」。

袁斯樂指,其構圖手法參考風景畫的光線、前景構圖等技巧,圖為其作品《Wilderness collection》中的加拿大班夫國家公園。(袁斯樂提供圖片)
袁斯樂指,其構圖手法參考風景畫的光線、前景構圖等技巧,圖為其作品《Wilderness collection》中的加拿大班夫國家公園。(袁斯樂提供圖片)
袁斯樂作品《Wilderness collection》中的阿根廷巴塔哥尼亞。(袁斯樂提供圖片)
袁斯樂作品《Wilderness collection》中的阿根廷巴塔哥尼亞。(袁斯樂提供圖片)

相片如畫 深入荒蕪

他形容其作品風格像畫,「我做嘅風景相,好少肉眼睇到乜就紀錄乜,大多數都係用畫畫嘅方法去做結構」。遠古時代的風景畫蘊含光線運用、前景構圖等智慧,「因為嗰時無相機,就用呢啲手法去做composition(構圖),但我哋可以透過相機,喺實景搵返呢啲嘢出嚟」。

近年,袁開始「探索」風景,在一些較冷門、難以到達的地點拍攝,「探索係另一個級別嚟,個困難程度會高好多,可能你要喺野外一個月咁,唔係咁多人願意做呢件事」。他其中一個旅程長達三個月,踏遍歐洲、冰島、加拿大,其中加拿大西北領地的行程非常艱鉅。袁的目的地屬加拿大內陸保護區,出發一年前已開始搜集資料,申請禁區紙、與當中原住民溝通安排水上直升機等。到埗後需駕車到西北領地,先乘坐3小時水上直升機,飛越所有冰川,再爬山到達心水露營地點,靜候北極光出現,「嗰度係無訊號,要用衛星通訊機器叫佢哋接我,但部機每個訊息只可以打150個英文字母」。

袁斯樂近年探索更多冷門攝影景點,圖為加拿大西北領地的北極光。(袁斯樂提供圖片)
袁斯樂近年探索更多冷門攝影景點,圖為加拿大西北領地的北極光。(袁斯樂提供圖片)
探索荒野極地需處理極多繁複事宜,包括與當中原住民溝通安排水上直升機,才能到達心水拍照地點。(袁斯樂提供圖片)
探索荒野極地需處理極多繁複事宜,包括與當中原住民溝通安排水上直升機,才能到達心水拍照地點。(袁斯樂提供圖片)
袁斯樂指,風景拍攝亦需學習在野外求生,包括在雪地上露營。(袁斯樂提供圖片)
袁斯樂指,風景拍攝亦需學習在野外求生,包括在雪地上露營。(袁斯樂提供圖片)

露營7天,他首6天均與北極光無緣,「我已經準備執嘢走」。皇天不負有心人,最後一晚終於拍到心水照片。記者替他肉緊,他卻淡然,「以前都會覺得出去影一次,點都有一張出到啩?但慢慢發覺如果用呢個水平經營自己,個水平唔會提升到,唔係話你幾辛苦、付出咗啲乜嘢,turn out(最終)個景色唔畀你就係唔畀你」。相比拍到照,倒不如拍好照,「我自己目標唔係做好高流量嘅攝影師,我希望做一啲高質素、有價值永恆保存嘅作品」。

Google Map看不到的風景

最近的探索地點,袁選擇了中國藏區,全因夠挑戰性,連Google Map都未能顯示景點的實際情況,「因為歐美好多地方,你再難去,啲鬼佬都玩到爛晒,佢哋飛機、大炮都有,但去到內地真係無直升機,可能係行100公里入去,影兩張相出嚟,唔係人人都會願意咁樣做」。

袁斯樂攝影的主要裝備,為兩部相機、四支鏡頭,連同露營用品、食物,行裝可重達25公斤。(袁斯樂提供圖片)
袁斯樂攝影的主要裝備,為兩部相機、四支鏡頭,連同露營用品、食物,行裝可重達25公斤。(袁斯樂提供圖片)
袁斯樂最近挑戰到中國藏區拍攝。(袁斯樂提供圖片)
袁斯樂最近挑戰到中國藏區拍攝。(袁斯樂提供圖片)
袁斯樂最近挑戰到中國藏區拍攝。(袁斯樂提供圖片)
袁斯樂最近挑戰到中國藏區拍攝。(袁斯樂提供圖片)
袁斯樂最近挑戰到中國藏區拍攝。(袁斯樂提供圖片)
袁斯樂最近挑戰到中國藏區拍攝。(袁斯樂提供圖片)

袁最近兩年的夏季均到藏區拍攝,每次逗留一個月左右。他需找翻譯員與藏民溝通,以便他們帶領入區。由於當地屬高海拔地區,體能要求更高。每次拍攝,他均會帶備兩部相機、四支鏡頭,加上其他求生裝備、食物等,行裝可重達25公斤。袁笑指並無特別體能訓練,「開始咗風景攝影之後,其實長期都喺山上咁樣行,無刻意再做啲咩」。要在山上長時間逗留,他在地學習野外求生,「每次撞吓板,你就會做研究,好多嘢都係靠實戰」,例如有熊的地方,到埗後他馬上購買驅熊噴霧,亦會與當地人交流了解宜忌。

香港集山、海、城市、地質景致 划艇20公里尋海蝕洞

「我而家keep(保持)住每日都會影香港,特別係我影咗咁多年,到而家都仲有好多嘢諗到(想影),我覺得好神奇呢件事」。遊遍40國,袁斯樂說到香港最為雀躍,皆因香港的風景為他建立了攝影基礎,例如尋找海蝕洞之旅,「要獨木舟入去,嗰時我仲未有獨木舟經驗,一划就划咗20公里,行路行20公里都攞命啦,隻手痛到!」最終成功拍下滿意照片,他笑說一切非常值得,「好模擬到喺外國,例如冰島影嘅景色,原來香港都有咁嘅結構,所以早年學影相,香港畀咗個咁嘅基礎你去試」。他形容,香港細小的空間卻揉合山、海、城市、地質等元素,是不可多得,「如果喺內地城市,未必會有海蝕洞畀你,都無海。呢啲嘢要畀到你,你先有機會去試,而呢個地方就有咁嘅機會」。

袁斯樂指,香港地方雖小,但揉合山、海、城市、地質等元素,為他提供了學習攝影的基礎。(攝:《Yahoo新聞》記者)
袁斯樂指,香港地方雖小,但揉合山、海、城市、地質等元素,為他提供了學習攝影的基礎。(攝:《Yahoo新聞》記者)
探索外國秘境之前,袁斯樂曾挑戰在香港尋找海蝕洞,划20公里獨木舟尋找心水地點。(袁斯樂提供圖片)
探索外國秘境之前,袁斯樂曾挑戰在香港尋找海蝕洞,划20公里獨木舟尋找心水地點。(袁斯樂提供圖片)

目前袁斯樂從三方面拍攝香港,分別是地質、山野及在山上觀望城市,其中「地質」一環早前更與香港地質公園合作,介紹香港的另一面。「以往香港好多時嘅相,都係請啲commercial(商業)拍攝,都係藍天白雲、好旅遊嘅方法,但我覺得present(呈現)香港未必係咁,可唔可以投入一啲藝術感入去呢?」談起瑞士、日本富士山,我們會想起壯麗山色,他堅信香港一樣做到,「有啲拍攝手法令人有一個畫面喺個腦入面,其實香港都可以透過咁嘅畫面,做到相同嘅嘢出嚟」。

袁斯樂早前與香港地質公園合作,介紹香港獨有景色。圖為西貢白腊。(袁斯樂提供圖片)
袁斯樂早前與香港地質公園合作,介紹香港獨有景色。圖為西貢白腊。(袁斯樂提供圖片)
袁斯樂早前與香港地質公園合作,圖為萬宜水庫。(袁斯樂提供圖片)
袁斯樂早前與香港地質公園合作,圖為萬宜水庫。(袁斯樂提供圖片)
袁斯樂早前與香港地質公園合作,圖為東果洲。(袁斯樂提供圖片)
袁斯樂早前與香港地質公園合作,圖為東果洲。(袁斯樂提供圖片)
袁斯樂早前與香港地質公園合作,圖為糧船灣。(袁斯樂提供圖片)
袁斯樂早前與香港地質公園合作,圖為糧船灣。(袁斯樂提供圖片)
袁斯樂指,希望大眾了解香港不止有城市繁華的一面,風景相亦可成香港的特色之一。圖為果洲群島。(袁斯樂提供圖片)
袁斯樂指,希望大眾了解香港不止有城市繁華的一面,風景相亦可成香港的特色之一。圖為果洲群島。(袁斯樂提供圖片)

「人生每一分每一秒都有價值」

早前袁斯樂憑極地荒野作品《Wilderness Expedition》,勇奪國際全景攝影大賽總冠軍、自然組冠軍及最佳航拍影像獎,亦是首位華人同時擁有「年度國際風景攝影師」及「國際全景攝影大賽年度攝影師」殊榮。踏入風景攝影界後屢奪獎項,他笑指當初報名是「貪獎金」,但後來更想知道自己在國際舞台的水平。現時是否已證明自己的水平?

「如果係為殊榮,坦白講已經停咗影相好耐。如果要關注、要income(收入),可能好多城市相都可以有好多掌聲;影呢啲比較藝術類別嘅,未必人人識睇,或者背後付出好大,但呢個係自己嘅個人追求」。

袁斯樂作品《Wilderness collection》的智利巴塔哥尼亞。(袁斯樂提供圖片)
袁斯樂作品《Wilderness collection》的智利巴塔哥尼亞。(袁斯樂提供圖片)
袁斯樂作品《Wilderness collection》的戈壁沙漠。(袁斯樂提供圖片)
袁斯樂作品《Wilderness collection》的戈壁沙漠。(袁斯樂提供圖片)

他坦言,獎項對外國攝影師而言並不重要,相反參賽作品如「卡片」一樣,向行家展示自己的能力,「佢哋一睇你張相就知,呢個人平時點,會約你去explore(探索)啲新嘅地方」。他將會與外地攝影師到巴基斯坦、格陵蘭、美國阿拉斯加冰川、中國高海拔山脈等等,正是參賽帶來的拍攝機會。獎項如浮雲,一機在手繼續遊歷,才是他心之所在,「人生本來就係無意義,但當你搵到自己想追尋、鑽研、喜愛嘅嘢,你會發現人生每一分每一秒都有價值」。

袁斯樂指,參賽是為了與外地攝影師交流,可結伴到更多地方拍攝。(袁斯樂提供圖片)
袁斯樂指,參賽是為了與外地攝影師交流,可結伴到更多地方拍攝。(袁斯樂提供圖片)
袁斯樂指,重溫每張相片時,均會回想起自己為拍照經歷的一切,感到非常值得。(袁斯樂提供圖片)
袁斯樂指,重溫每張相片時,均會回想起自己為拍照經歷的一切,感到非常值得。(袁斯樂提供圖片)
「人生本來就係無意義,但當你搵到自己想追尋、鑽研、喜愛嘅嘢,你會發現人生每一分每一秒都有價值」。(攝:《Yahoo新聞》記者)
「人生本來就係無意義,但當你搵到自己想追尋、鑽研、喜愛嘅嘢,你會發現人生每一分每一秒都有價值」。(攝:《Yahoo新聞》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