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彩園」推校園耕作

嶺大文研教授及導師劉健芝(右一)和嚴曉輝(左一),向師生和教職員推廣耕讀。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嶺南大學今學年開展校園耕讀及研習活動「嶺南彩園」計畫,關注土地和糧食議題,師生及校友於校園多處水泥地耕種勞動,在文化研究課程及讀書會討論有關社會議題,反思城市與農耕的可持續發展,並希望成為本港首個「轉型校園」,從校園出發推廣城市耕作。 有別一般綠化或環保項目,由嶺大群芳文化研究及發展部推行的「嶺南彩園」計畫,讓嶺大師生、教職員及校友,於校園三個區域,包括十多個泥土種植箱、由建築廢地改造的農地,及山坡修成的梯田耕種。嶺大彩園耕讀項目主任嚴曉輝指,香港很多土地被水泥蓋成高樓,缺乏農地,食物供應依賴外國工業,是次計畫試在水泥地自行耕種,讓同學從實踐中思考食物與泥土的關係。 負責統籌的嶺大文化研究系副教授劉健芝補充,以往綠化工程多為更換花草,亦使用化肥農藥,「在『轉型校園』除有觀賞的草木,會試種可食用的植物、果樹等農作物。」她與嚴曉輝等人曾組團赴英國考察,了解當地城鎮實踐「轉型城市」、耕種自給自足情況。「耕地和農業受城市化破壞後,要思考如何改良和化解城市危機。」 計畫亦是關注全球暖化和糧食危機的教學項目,開放予全校師生和教職員參與,有校友周末更偕家人到嶺大耕種。劉健芝又帶領選修文學與文化研究的學生學耕作,三年級蕭婷表示,難忘挖開石頭、重鋪泥土等工序,「有人覺得讀文化研究去耕田好奇怪,但文研學跳出框框,是次便是另類生活體驗。」 劉健芝指,文研課程與耕作活動相輔相成,如與本科生以文學角度,看內地農鄉變遷和城鎮化的小說故事,碩士課程亦開辦相關學科,又有讀書會討論香港氣候、香港食物自主和農業復興等議題。她盼從校園開始,推廣更多不同農作物種,並逐步向大眾宣揚城耕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