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延遲退休將至,但就業市場存在“35歲歧視”現象!

在老齡化倒逼之下,一拖再拖的延遲退休政策走到了必須儘快出台的關口。但我國的就業市場還未做好迎接這些“大齡打工人”的準備。 有學者指出, “小步慢走、彈性實施、強化激勵”是中央對延遲退休改革的最新定調;以防對勞動力市場產生劇烈衝擊。比如女性每2年提高一歲,男性每3年提高一歲;比如實行領取養老金“早減晚增”計畫,越延遲退休獲取的養老金越多,也可以使不願繼續工作的老年人享受更多的閒暇時光。 目前,我國法定退休年齡為男性60歲,女幹部55歲,女工人50歲,但企業職工的實際退休年齡其實僅53歲。相比下,美國實際退休年齡為66歲;日本為69.5歲;韓國更高達72歲。 “延退後找不到工作怎麼辦”? 我國當前的就業市場存在“35歲”現象,年齡歧視也非常普遍,50歲以上的人失業後再就業相對困難。大部分企業事業單位在招聘時會將最高應聘年齡設置在35歲。一項調研發現,35歲以上的中低層管理人員,包括線下的一線操作和服務人員所面臨的就業壓力最大,因為當前企業的商業模式、收入來源和時長競爭方式,都使得35歲以上的“打工人”在人力資源結構中占不到優勢,而且他們一旦失去工作則很難再就業。成本考慮是企業願意用年輕人的重要原因,年輕人成本低,體力好可以長時間加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