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質量監督檢討報告出爐 建議承建商自我監管 專家指難執行

【on.cc東網專訊】沙中線建造工程多年來醜聞不斷,先後發生遲收工地、隧道滲漏及鋼筋被剪短等事件,建造業議會今(2日)發表香港建造業工程質量監督檢討報告,並審視現行主要機構的施工監督及質量制度,提出數項建議,包括透過非專業註冊監督人員的資格認證,吸引和挽留人才;引入誘因加入質量主導的領先關鍵績效指標,鼓勵承建商自我監管和提升質量管理水平等。有工程師認爲上述建議難以落實,成效未必如預期。

檢討報告提出建議,包括透過「註冊專門行業承造商制度」規管分包商,以提升分包商的質量監督水平;理順地盤專業監督團隊的職責,確保能適當地執行質量監督職務;推動場外建造的應用,如組裝合成建築法等。

專責小組主席關景輝稱,研究為業界提供機會審視部分影響建造工程質量的問題,同時樂見部分方案如場外建造等的合作。

資深土木工程師倪學仁稱有關建議執行上有困難,效果未必如預期。他稱部分分包商由「紅褲子」出身,由基層做起,學歷相對較低,未必能夠理解條例詳細內容。他指分包商或熟悉操作程序,但相對管理更擅長聽從指示進行工程工作,未必能擔當監督的角色。此外,他稱有關指標模糊,註冊制度繁瑣,需提供大量文件及回答眾多問題,認爲不是太多承建商會積極註冊。

政府於2018年成立建造業創新及科技基金,旨在提升企業及從業員應用新技術的能力,並支援業界應用創新科技。截至上月,基金已批出約1300份申請,提供資助金額逾2.7億元。督導委員會的成員由業內不同界別人士組成,負責就基金運作的事宜向政府提供意見。

【更多即時新聞詳情請上東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