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儀——粉紅乳癌聖手

張醫生倚着的,是一幅以X光造影機拍攝花卉的影像。

【星島日報報道】有別於一般醫務所、醫院四面白牆,予人拘謹冷冰的感覺,張淑儀醫生的醫務所,以粉紅為主色調,彷彿叫一切惡疾重病都溫柔下來,不得放肆,也跟她專治乳癌的方針連繫起來。「是設計師想出來的,加點顏色會好一點。」張醫生是香港乳癌權威和先驅,有「乳癌聖手」美譽,多年來跟許多乳癌病人並肩作戰,延續病人生命,由她創會的香港乳癌基金會,位於牛池灣的乳健中心也將落成,可望讓更多普羅大眾受惠。溫柔地照料傷病──看着看着,粉紅也成了張醫生的主色。 張淑儀醫生醫務所,其中一面牆上的圖案,是她的醫生拍檔以X光造影機拍攝花卉的影像,花卉結構放大起來,猶如一幅美妙抽象畫。走廊、辦公室、看診室、檢驗室等不同角落,放滿病人以表謝意的各式手製紀念品,布娃娃以醫生的外形製作,還有十二生肖水晶,「那病人康復後,一年寄來一隻所屬生肖水晶。」是否一個好醫生,病人就是最佳證據,「乳癌聖手」當然不是浪得虛名。 對拾回一命的病人來說,張醫生宛如再生母親。醫務所另一面牆,掛着一幅長幅山水畫,原來是她的兒子十三歲時的大筆揮毫,畫面大布局妙意景高,相當厲害。現在兒子行年三十三,當年讀數,沒有接過母親的手術刀當醫生。「年輕人,多給機會他們自由發揮,到處闖闖。」 張醫生學生時代興趣多多,愛縫紉,自己造衫行Catwalk,也玩話劇、跳中國舞,「現在已沒那麼多時間玩了。」但仍耍太極,「健身而已,玩得不叻。」張醫生在香港大學醫學院畢業,曾赴笈美國密西根大學醫學院,接受乳房及內分泌手術訓練及研究,「讀醫時還沒確定往哪個方向走,實習期間只知道喜歡做外科,覺得富挑戰性,而且手術夠Dramatic,譬如做盲腸炎手術,手術後病人退燒、康復,成效立竿見影,做醫生會開心一點。」 曾在港大醫學院、瑪麗醫院、廣華醫院工作的她,現在私人執業,也長期在報章撰文,跟公眾分享乳癌資訊,改編西西《哀悼乳房》、楊千嬅任賢齊主演的電影《天生一對》開拍前,拍攝團隊也曾向張醫生討教。「《哀悼乳房》寫於1992年,即四分一世紀前,但病人的經歷以至心路歷程,是沒有分別的。」 根據政府最新數據,香港男性和女性分別以罹患大腸癌和乳癌最多,後者約每十六名女性就有一個患上乳癌。「實在不明白為何政府(在醫療教育宣傳上),只講大腸癌卻不提乳癌?香港市民對乳癌的認知並不足夠。」她稱這趨勢跟香港都市化、飲食習慣西化有關,「周遭也可能多了許多化學物質,我們卻不為意。另外,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也是導致乳癌的高危因素之一。」她指出預防方法,不外乎是少吃肥膩食物、多食水果、戒煙酒、勤做運動,「多走路也好。」 上世紀九十年代,她在廣華醫院成立全港首個乳房普查計畫,她說,定期X光檢查可讓病人及早發現乳癌,從而減低乳癌死亡率,所以四十歲以上女性,應該兩年一次做乳房X光檢查,「外國好些國家推行X光普查已三十年了,成了身體檢查一部分,女性已經習慣了。」而香港多年來在治療乳癌上也取得不少進步,從前發現的乳癌病人以第三、第四期較多,現在則多是第二期,甚至多了「零期」乳癌患者出現,治後十年存活率愈來愈高。 2005年,張醫生創立香港乳癌基金會,為全港首個專注乳健教育、患者支援、研究及倡議的非牟利慈善組織,「由一班有心的醫護人員,以至乳癌康復者成立,希望更有系統地幫助乳癌病人。」2011年該會在北角成立乳健中心,由賽馬會資助,設於牛池灣的乳健中心亦告動工,落成後將為普羅大眾提供乳健服務、推廣乳健教育。「根據統計數字,我們不少病人住在九龍、新界,未必會來北角的乳健中心,加上九龍區也不乏貧窮人口,要推廣乳健教育,必須真正面對這些群眾,『貼地』一點。」將於5月13日(六)舉行的《Wings of Hope Gala Dinner 2017》慈善晚宴,就主要為九龍乳健中心籌款。「賽馬會資助建築費和三年慈善活動,但中心的未來運作,很需要大家慷慨解囊。」 雖然被譽為「乳癌聖手」,張醫生對於乳癌乃至癌症,始終持着謙卑的態度。「我們對癌症的認識只是皮毛,加上癌症特性經常改變,因為癌細胞本身是突變的。雖然對比五十年前我們在醫學上已有進步,但在科研上仍須不斷努力,我們不會滿足現狀。」張醫生也有感觸時:「人很聰明,會發明很多東西,主宰世界,但人體卻很『化學』,死亡無可避免。」最重要的,是生命發出或紅或黃等多姿多彩。

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