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專欄:中國不會救恆大 理由太充分太多了

【彭博】— 隨著中國高殖利率債券遭遇十年來最嚴重的拋售,市場上越來越多的聲音認為,中國政府會忍不住在房地產調控上心軟。這種希望在周五破滅了。

Most Read from Bloomberg

在當天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央行打破了北京在恆大集團問題上的沈默,稱這個處於對3,000多億美元債務實施重組邊緣的危機四伏房地產開發商金融風險「可控」。它的潛台詞就是「不救助」。央行把責任推給了恆大。「近年來恆大經營管理不善,未能根據市場形勢變化審慎經營,」 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說,它「反而盲目多元化擴張,造成經營和財務指標嚴重惡化,最終爆發風險」。

所以說,中國開發商即將迎來有史以來最嚴酷的寒冬。政府僅今年迄今就出台了400多項調控措施,大開發商9月份的合計銷售額同比驟降了逾30%。融資也變得不可能了。中國政府對這個占國內生產毛額(GDP)15%的行業是不是太苛刻了?

即使中國央行冷血也情有可原。這不是中國第一次想要控制房價。過去十年至少經歷了三個收緊周期。但是,中國的開發商聰明、不守規矩又資源充沛,他們總能找到賺錢的路子。所以即便利刃在手,北京也殺不死這頭野獸。

其中一些開發商的融資交易值得馬戲團玩命的雜技演員學習。一種策略是不惜一切代價擴大規模,因為規模很重要。你要不被視為大到不能倒銀行是不會借錢給你的。當有機會拿到便宜得多的銀行貸款時,平均借貸成本就會大幅下降。這種時段極端而且不容易。但一些開發商搞定了。

內地開發商還把外地有效的做法給玩壞了。預售就是一例。在香港,公寓甚至在開建前就賣掉了,但交付不成問題,因為當地的地產大亨資金充裕。內地則並非如此。由於運營資本問題,恆大還有160萬套房子沒交付給付了款的買家。

其它膽大妄為的行為也屢見不鮮。我們最近發現,恆大跟所有人借錢,包括自己的員工和供應商。不過這種做法絕不是恆大的發明。激進開發商要求員工共同投資司空見慣。

閩系房企的福晟集團就通過讓員工購買的信託產品做到了這一點。該公司承諾一年不到便可實現30%的回報。它搞出了一個所謂的「3691」模型,承諾三個月內新項目動土動工,六個月內開始預售,九個月完成建設,一年連本帶息歸還。真是高產高槓桿。奇怪嗎,福晟已經陷入違約了。

但是,為什麼一個公司連30%的融資成本都敢往下吞呢?

問題在於,北京從來都沒有真正讓開發商相信改革是來真的。這幾乎是一種政策的難堪。儘管國家主席習近平早在2016年12月就說了「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但政府從未完全放鬆限購政策。即使在和美國的貿易戰中,中國央行也承諾不會利用房地產市場來刺激經濟。彭博觀點匯總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50多家上市開發商共計負債2.5萬億美元,幾乎是2017年的兩倍。換句話說,他們在違背習近平的意願繼續擴張。

前幾個周期的收緊深度不足以扭轉房價總是被允許上漲的觀點。看看2010-2012年的那次,當時央行11次上調銀行存款準備金率。2013年至2014年期間,多個地方政府實施限購政策。但這兩次,只經歷了短短幾個月的房產銷售負成長,北京就忍不住了。

因此,大多數肯冒險討生活的幸存了下來並繼續冒險。道德風險問題已經大到了這樣一種程度:一些開發商以為自己是打不死的小強。

即使是現在,雖然北京的最新調控導致中國整體房價上漲放緩,但激進的開發商仍有很多機會。例如,毗鄰深圳、人口740萬的製造業城市東莞去年房價飆升近30%,今年又漲了8.5%。如果開發商拍地、建房和賣樓的速度夠快,它們已經可以賺得盆滿缽滿了。

所以,政府干掉一些野獸是有道理的—讓一些開發商破產,這樣它們才能學到不同的經商之道。北京,這次千萬別忍不住又心軟啊。

任淑莉是彭博專欄作者,重點關注亞洲市場。本專欄並不代表彭博有限合伙企業及其所有者的觀點。

原文標題China Won’t Save Evergrande for Many Good Reasons: Shuli Ren

Most Read from Bloomberg Businessweek

©2021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