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經濟學家:中國經濟展望——復甦成熟 通膨加劇風險

【彭博】-- 彭博經濟學家舒暢和曲天石撰文稱,中國的經濟復甦正在進入一個更成熟穩定的階段——但這需要靈活的政策管理來應對新出現的風險。受到生產瓶頸、出口走軟和消費疲弱的約束,2021年初從新冠疫情衝擊中的迅速反彈,將在今年餘下時間裡讓位於放緩。

大宗商品繁榮推動生產者價格上漲,加劇了復甦的不平衡。民營企業本就是經濟中最薄弱的環節之一,目前更是受到成本上升的擠壓,加大了違約的威脅。在消費者價格漲幅得到控制的情況下,中國央行可能會保持利率穩定,同時溫和控制信貸成長以遏制金融風險。

彭博經濟研究(BE)估計,中國經濟第二季度有望同比成長8.2%,低於第一季度的18.3%;預計第三季度增速將放緩至6.8%,第四季度放緩至5.6%,全年成長9.1%——與4月份的預測相同。

成長和通膨預測

主要集中在上游出廠價格的通膨壓力可能已經見頂。BE預計生產者價格今年將上周6.1%,高於消費者價格1.2%的漲幅。這種背景使得中國央行可以在商品周期發展之際對利率保持耐心。不過,貨幣政策的方向仍然是逐漸減碼刺激,主要是通過保持流動性緊縮來放緩信貸成長步伐。由於信貸環境收緊,以及生產者價格指數(PPI)與消費者價格指數(CPI)之間的差距擠壓利潤,商業環境可能變得更具挑戰性。這表明信用違約事件可能增多——目前這已經是市場關注的焦點,管理不良債務的華融資產管理公司正與自己的大量壞賬作鬥爭。

第二季度成長保持強勁

在第一季度實現18.3%的創紀錄增速後,中國經濟的復甦延續到了第二季度。考慮到上年同期比較基數較高的影響後,5月份供需兩側都會保持成長勢頭,但兩者差距未能縮小,需求繼續落後。

工業生產和交貨時間

下半年工業生產有望逐漸恢復到疫情前大約5%的成長率。供應鏈中斷(其中一些與疫情有關)延長了交貨時間。經濟也受到約束——采礦業和發電部門的產能利用率已升至2018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產能利用率

在需求側,投資仍然是強有力的支持來源。作為基礎設施資金主要來源的地方政府專項債進展緩慢,直到今年3月政府確定預算後才宣布配額,而且申請會受到更嚴格的審查。農曆新年後投資的逐漸回升下半年應會讓位於更強有力的支持,更多項目將獲得融資。

出口應會保持強勁,不過上半年推動出口的力量可能會在下半年減弱。最初反彈強勁的全球製造業擴張速度可能放緩。更重要的是,隨著冠狀疫情得到控制,其他出口經濟體的產能將重新上線,並可能分走中國的訂單。

在持續走強的同時,消費在短期內和長期內都將面臨更多約束。它仍然特別容易受到疫情零星爆發的影響,就像最近在廣東省那樣。如果依然受到疫情影響的消費者仍然擔心住房、教育和醫療健保的高成本,那麼儲蓄率可能會繼續高於疫情前的水平,從而進一步減緩復甦。

通膨

5月份生產者價格同比漲幅飆升至9%,為2008年以來最快水平,主要反映了原物料價格的上漲。但價格壓力主要集中在上遊行業,尤其是原物料行業。包括消費品出廠價格和CPI在內的下游價格僅小幅上漲。

生產者價格指數明細

下半年價格可能會保持高位,但通膨壓力可能已經見頂。在一定程度上造成PPI大幅上漲的低基數將逐漸上升,導致錄得的通膨率下降。建築活動一般會在夏季放緩,可能會緩解需求壓力。政府消除大宗商品市場泡沫的努力可能也有助於抑制原物料價格。豬肉價格下跌和消費的不穩定復甦應會抑制消費價格,從而限制生產者價格的傳導。

政策穩定

貨幣政策在今年餘下時間將保持穩定。央行似乎認為通膨壓力上升是暫時的,隨著疫情後全球經濟重新開放,減少供應鏈中斷,通膨壓力可能會消散。

中國央行行長易綱暗示未來貨幣政策將保持穩定,這是央行不會使用利率來解決價格壓力的明確信號。與此同時,央行似乎會繼續放慢信貸擴張步伐——符合其在去年實施刺激後實現政策正常化的目標。

風險

前景面臨的主要風險集中在疫情發展和外部需求上。

由於疫苗推廣緩慢,中國可能會爆發更多疫情,從而對中國消費和相關服務部門的復甦造成間歇性干擾。疫苗接種速度最近有所加快,對前景有利。但如果外國需求轉向其他國家的出口商,或是發達經濟體的消費從商品轉向服務,成長可能會停滯。兩者都有可能在某種程度上發生。如果出口好於預期,成長會更加強勁。民營企業繼續滯後於復甦。如果商品價格繼續飆升,PPI和CPI漲幅的差距將進一步擴大收益,由此帶來的利潤壓力可能會損害民間投資的回升。這一壓力也可能引發更多的信用違約,預計下半年將進一步上升。

信貸衝動和信用違約

當前的通膨風險本質上是周期性的,但中國採取的政策方法表明存在更長期的危險。領導層似乎正在選擇使用非貨幣手段來解決問題。打擊商品市場投機的措施是有道理的,但任何直接控制價格的企圖都會扭曲市場並降低經濟效率。

原文標題CHINA INSIGHT: Recovery Matures, Inflation Fuels Risks - Outlook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Subscribe now to stay ahead with the most trusted business news source.

©2021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