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搏擊,近代技術

華夏的徒手搏擊術,是明清火器流行之後由失業的軍隊教官在民間傳授的,故此華夏的武藝大部分是給長兵器的步兵、騎兵的輔助訓練,也給有錢的莊主和士人貴族做體操鍛煉養生,故此注重軍容、紀律、武德、養生、修養多於實戰,更不鼓勵單打獨鬥。[[MORE]]

實戰是用兵器的,而且多數一大群人打鬥。華夏的武藝當然能打,但它不是為了徒手的單打獨鬥而發展出來的,故此在當代的擂台比武,它與泰國的叢林搏擊、新興的拳擊、格鬥術之類,是比了下去的,因為它的徒手搏擊技術發展的時間不很長,而且也並非為了徒手搏擊而存在。大部分以前的武林高手,都是以兵器出名的,並非以拳腳出名。華夏的拳腳訓練之後,最終是用在刀槍劍棍的,學拳腳的目的是用兵器,兵器用得好,就不打拳腳。林沖在雪地是練長槍的,不是打拳術套路的。

故此,徒手的拳腳都是近代之物,是熱兵器(火槍)出現之後的軍隊輔助訓練的轉型,兩百年歷史而已。

華夏在古代是富國,以正規軍隊、騎兵及水師為主,故此徒手搏擊不發達。宋代在發揚太祖長拳的時候,宋代的軍隊已經火藥化(突火槍)和機械化(弩箭),用不上拳腳。國家在古代越窮、軍隊越民間化,例如緬甸、泰國,徒手搏擊的技術較好。這是很客觀的歷史,正如在羅馬帝國找不到很好的拳擊手,在北歐叢林反而可以找到。知己知彼,華人要放開門戶之見,多學外國(古代的窮國)的拳術武藝。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