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衰竭不是老人專利 青壯男忽略險喪命

心臟衰竭不是老年人專利,年輕人也會碰到這個問題!36歲的謝先生去年2月因心肌梗塞休克,急救治療後幸運撿回一命,不料在半年後出現心臟衰竭症狀,經過藥物治療與復健,身體已恢復健康。

收治患者的亞東醫院心衰竭中心主任曾炳憲指出,謝先生發病當天跑步去距離約8百公尺處挪車,返家後自覺呼吸喘,胸部不適。在醫院急診等待時突然意識改變,雙眼上吊,心電圖顯示心肌梗塞合併心室頻脈及心因性休克。

不菸、不酒 也無家族心臟病史

經醫療人員施行心肺復甦術,放置葉克膜、主動脈氣球幫浦置放術及安排心導管手術,心導管發現冠狀動脈中段完全阻塞,放置支架後轉入加護病房。過了幾日症狀好轉,於病情穩定後順利出院。

曾炳憲說,病患定期在門診治療,半年後發現心臟變大、功能持續下降且心臟衰竭症狀變明顯,進一步安排心衰竭門診與居家心臟復健指導、安排運動心肺功能測驗評估治療效果及藥物調整、並搭配心衰竭藥物治療,觀察至今恢復良好。

謝先生說明自己平日作息正常,不菸、不酒,也無家族心臟病史,發病前身高184公分,體重維持86至88公斤,假日會去打籃球,對自己心臟出現問題困惑不解。經治療與運動的訓練,從原本跑50公尺就會喘,到現在可以跑完3公里的距離,可以爬八層的樓梯下樓到垃圾,甚至騎腳踏車都難不倒他。

心臟衰竭確診5年內 近半數患者死亡

醫師提醒,心臟衰竭主要症狀為呼吸喘、呼吸困難、咳嗽、下肢水腫、疲倦、尿量減少,常與氣喘、肺栓塞、焦慮、換氣過度等疾病症狀混淆,確診5年內有近半數的人因此死亡。

亞東醫院心臟內科主任吳彥雯表示,目前很多年輕人有心臟衰竭問題,但都等到嚴重時才發現,不僅預後效果不好,也容易增加致死機會。呼籲民眾,要多留意並及早治療,建議復健運動、做好飲食及體重控制,症狀都可以有效改善。

(畢翠絲/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