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反彈逾200點 科指升逾1%
港股反彈,恒指升逾200點,較早時報19841點,升218點,升幅1.11%。 科技指數重上4400點關口,升逾1%,ATXMJ都上升,以小米表現最好,升逾5%。 三桶油升約1%或以上。昨日顯著下挫的中資金融股個別發展,平保、建行及工行偏軟,中人壽靠穩。汽車股走勢不一,小鵬、理想及蔚來升逾2%至近6%。比亞迪微跌。 個別本地地產、內需股向下。
港股反彈,恒指升逾200點,較早時報19841點,升218點,升幅1.11%。 科技指數重上4400點關口,升逾1%,ATXMJ都上升,以小米表現最好,升逾5%。 三桶油升約1%或以上。昨日顯著下挫的中資金融股個別發展,平保、建行及工行偏軟,中人壽靠穩。汽車股走勢不一,小鵬、理想及蔚來升逾2%至近6%。比亞迪微跌。 個別本地地產、內需股向下。
港鐵(0066.HK)正進入重大投資期,綜合本地傳媒引述接近港鐵消息人士指,保守估計未來十年、即至2034年前港鐵投資需求高達2,000億元,高於公司現時市值約1,653億元,預料需要通過發債,以及出售部分所持收租項目權益來進行融資。
Investing.com -周四(2日),美元指數周二升至108.58,創2022年11月以來最高,2024年美元指數全年上升了6.6%。
花旗銀行投資策略及資產配置主管廖嘉豪於記者會預期,美元匯價今年會先升後跌,美元兌日圓未來3個月料見152,但6-12個月會見142;至於人民幣匯價,他預期美元兌在岸人民幣未來3個月見7.7,但6-12個則見7.5水平。他解釋,人民幣匯率第一季可能貶值至7.7,主要因美元強,而內地政策又不是谷通脹而是谷經濟,故息口不會對人民幣有支持作用,加上不明朗的美國貿易政策,市場會先看淡人民幣,待美國對中國的關稅政策真的未如預期上升60%,加上美元又料轉弱,故年底人民幣會稍為回升。另外,花旗仍然看好黃金並建議合適的投資者在金價明顯回調時或可趁低吸納,主要因為環球債務水平急升,以及持續去美元化等長期主題也對黃金構成結構性支持。各國央行和政府或繼續大量買金。特朗普倡議的關稅政策最終或拖累美國經濟增長,他預期,金價未來3個月每安士見2800美元,而6-12個月則見3000美元,全年料見2800美元。至於油價方面,2025年第二季度石油或供過於求每日1.5百萬桶,2025年全年平均供過於求約每日0.8百萬桶。即使油組及其盟友(OPEC+)全年保持減產目標,但亦可能有盟友未能遵守減息承諾,令油價重回邁向每桶6
中國車用電池大廠寧德時代(300750.SZ)正尋求在港第二上市。摩根士丹利預計,寧德時代H股集資規模將介乎68億至77億美元(約530.4億至600.6億港元),遠高過早前市傳的最少50億美元。若該公司最終集資77億美元,其新股集資額排名將超越郵儲銀行(01658),成為港股歷來集資第七大公司。另外,持有奧特曼等知名IP授權的中國拼搭角色類玩具商布魯可(00325)繼續受捧,已超購逾3744倍。 衝擊港歷來第七大集資王 大摩估計寧德時代H股可以折讓10%至20%的價格,完成H股發行;其A股昨天跌2.71%,收報258.78元人民幣,折合約275.75港元。 大摩指出,寧德時代本身已持有約208億美元(約1622.4億港元)現金儲備,今次上市集資所得,將有助公司加速其全球產能布局,包括匈牙利廠房擴建、與Stellantis在西班牙合建50GWh產能工廠等項目,亦將支持換電站建設和固態電池產線升級,以及未來發展歐洲其他項目。倘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允許寧德時代在美國建廠,該集團便需要更多資本開支。 該行又稱,寧德時代可繼續保持高股本回報率(ROE),全球能源轉型下,持續創新將創造新電池需求,
Investing.com – CFRA研究公司表示,儘管特朗普承諾將鼓勵增加美國原油產量,然而能源行業當前的趨勢表明,增產可能會遭遇強烈抵制,更有意思的是抵制並非來自監管機構或環保人士,而是來自石油行業本身。自2014年以來,美國原油產量已飆升50%,2024年9月達到每日1320萬桶,僅比同年8月創下的歷史高位低1.2%。
港股今年首個交易日下跌,恒指低開逾百點後進一步向下,較早時報19637點,跌422點,跌幅2.11%。 金融股沽壓較大,建行、工行、農行、中人壽及平保較早時跌逾3%。友邦及港交所都跌逾2%。 科技指數較早時跌近2%。阿里巴巴計劃悉數出售高鑫零售,阿里巴巴較早時跌逾1%,高鑫零售重挫逾20%。 汽車股個別發展,其中吉利跌逾5%。公司公布去年銷量逾217萬輛,按年增加32%;今年銷量目標271萬輛,較去年實現總銷量增長約25%。
滙豐銀行下月更新財富管理及個人銀行業務服務費用,其中個人綜合理財戶口或個人客戶,每個戶口單日外幣現鈔提款總額若超過1500歐元、或1500美元或20萬日圓,將徵收當日總提款額0.25%的費用。卓越理財或環球私人銀行等戶口,需收費的每日提款限額門檻則較高。
散戶投資者流入最多的六大股票是科技界明星名單,這六隻股今年的散戶吸金額達 677 億美元。而至少從資金流入來看,英偉達取代Tesla成為最受散戶歡迎的股票。
立法會議員何君堯的胞弟何君鑾入稟高等法院申請破產,將於2月4日開庭處理破產呈請。 公司曾被港鐵入稟追討欠租 申請人為何君鑾,自行入稟申請破產,報稱地址為元朗加州豪園蒙尼卡徑一單位。翻查資料,何君堯、何君鑾連同兄長何君柱均曾出任家族公司董事,又分別在多間相關公司任職董事。有傳媒早前報道,其中一間由家族公司持有
里昂發表報告指,《彭博》報道周大福創建(00659.HK)或以20億美元出售收費公路項目。縱使未有官方公布,該行基於公路項目一年盈利預測推算,交易估值為未來一年市盈率10.6倍,高於同業平均的7.8至9.8倍。若20億美元作價落實,將增加周大福創建2026財年預測資產淨值(NAV)約7%。周大福創建目前股價為NAV折讓42%。 該行又指,若同系新世界發展(00017.HK)債務違約,對周大福創建盈利及資產負債表影響將可控。周大福創建現持有新世界發展兩批債券,在全面減值情景下將導致周大福創建經常性溢利減少4%至5%,約11億港元所持債券公平值為公司目前市值約3.5%。 該行目前維持對周大福創建「跑贏大市」評級及8.6元目標價,基於其9厘股息。(fc/da)~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美股連跌四日,2025年首個交易日三大指數先升後回,道指一度升超過300點,其後跌超過360點,高低波幅超過700點。科技七巨頭漲跌互見。Tesla及蘋果拖累大市下跌。比特幣在新一年顯著反彈,重上9.7萬美元。
Investing.com - 以下為12月2日(星期四)財經市場需要了解的5件大事:一、蘋果旗下iPhone在華罕見大減價由於競爭加劇,蘋果(NASDAQ:AAPL)旗下新款iPhone在中國罕見打折。根據蘋果公司網站,此次促銷活動於1月4日至7日進行,適用於多款iPhone機型。中國是蘋果的重要市場,然而當前蘋果在華市場份額下滑,其中華為已成為強勁的挑戰者,同時華為已於上周末在中國一家電商平台上降低了包括手機在內的多種高端設備的價格。
港股在2025年首個交易日(1月2日)早段受壓,今早低開127點,早段跌幅曾擴至516點,低見19,542,隨後跌幅收窄,最新報19,818,跌241點或近1.2%,成交725.7億元。 阿里-W(09988.HK)宣布悉售所持高鑫零售(06808.HK)股權,料將虧損逾131億人幣。高鑫低開14.9%後,初段曾挫35.5%,低見1.6元創逾三個月低,最新報報2元,跌19.4%,成交2.55億元。阿里現報81.6元,跌0.97%,成交14.65億元。大摩認為,高鑫遭阿里悉售料股價反應負面。 信義藍籌兩企齊發盈警,信義光能(00968.HK)挫近8%後跌幅收窄,現報2.99元,跌4.78%,成交1.67億元。信義玻璃(00868.HK)現報7.69元,跌2.53%,成交4,300.13萬元。 此外,內需、能源及工業板塊內偏軟,舜宇(02382.HK)、吉利(00175.HK)、中信(00267.HK)、蒙牛(02319.HK)、國壽(02628.HK)、神華(01088.HK)、潤電(00836.HK)及中芯(00981.HK)各跌約3%至4%。康師傅(00322.HK)、農夫山泉(09
根據證券備案文件,Meta Platforms(META)的創辦人兼執行長朱克伯格上周出售價值約2,300萬美元的股票,利用該股近期創下的歷史新高獲利。
近期樓市出現租金上升、樓價下跌的情況,吸引不少投資者趁勢入市搶收租盤。屯門大興花園一個兩房單位日前以350萬元售出,呎價7,543元。該單位附連租約,目前每月租金1.2萬元,租金回報率約4.1厘。中原地產高級分區營業經理鍾宏遠表示,成交單位位於大興花園2期5座低層C室,實用面積464平方呎,兩房間隔,單位附連租約出售。原業主早前以370萬元放盤,由於單位仍有租客居住,所以不設睇樓。消息指,新買家為一名投資客,因見近期銀行定期存款利率下調,投資回報不如預期,認為現時買樓收租更具吸引力,因此趁定存到期後,立即轉向樓市尋求投資機會,最終該買家未睇樓便決定入市,最終成功以350萬元議價買入單位,折合呎價為7,543元。據代理透露,該單位目前每月可收租1.2萬元,租約期至2026年,租金穩定。按成交價計算,新買家每年可享約4.1厘的租金回報,遠高於現時銀行定存的利率水平,成為吸引買家入市的重要原因。翻查資料,單位原業主於2012年3月以198.5萬元購入,持貨12年後轉手,帳面獲利約151.5萬元,單位期內升值約76%。鍾宏遠表示,近月不少投資者重返樓市,尤其是租金回報穩定的中小型單位更是市場熱
阿里巴巴(09988)繼上月中悉售銀泰百貨股權後,再剝離實體零售資產。在內地經營大賣場「大潤發」的高鑫零售(06808),去年10月披露接獲收購意向,最終落實交易,阿里及其控制的New Retail所持有75億股高鑫股份,將全部售予德弘資本(DCP Capital),佔高鑫已發行股份78.7%。交易作價約116億元,相當於每股1.55元,較高鑫周二(12月31日)收市價2.48元折讓近38%,若計及利息,涉資最多131億元。 德弘資本承接 擬私有化 高鑫零售發布公告,德弘資本作為要約人將根據收購守則,就公司全部已發行股份作出強制性現金要約,擬把高鑫私有化。股東若選擇預付結算方案,要約價為每股1.38元,遞延結算方案則最高可收取每股1.58元。 2017年阿里首次入股高鑫零售,到2020年進一步增持,其後高鑫成為阿里併表子公司。阿里表示,今次出售是集團把非核心資產變現的良機,可利用所得款項更加聚焦於核心業務發展,並提升股東回報,又提到始終對中國消費市場的潛力充滿信心。不過,此次賣盤阿里恐需損手,據其估算,出售事項將產生股東應佔虧損約132億元人民幣。 近月連番賣走零售資產 不足一個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