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恐探底 大行籲轉守公用股
港股在成交淡靜下昨日再跌315點,恒指險守萬九關。市場對中國經濟復甦動力存疑,人民幣走弱,打擊中資股投資氣氛,加上美國債務上限問題遲遲未解決,在眾多不明朗因素充斥下,大市恐續尋底。分析認為,恒指已進入下降軌道,有機會失守今年低位18829點。不過,由於市場估值已相當便宜,相信再大跌空間有限,短期內可增持公用板塊和內銀等優質高息股,以提高防守性,同時亦應把部分資金換馬至高評級債券,先行鎖定收益率。
大市挫315點 夜期穿萬九關
截至今晨1時50分,恒指夜期失守萬九關,報18874點,跌197點,低水242點。ADR港股比例指數報18838點,較本港恒指低277點。
香港和內地股市齊受壓。恒指昨低開151點,早段反覆爭持,跌幅曾縮至127點,見19304點全日高位,午後隨A股下滑,跌幅再度擴大,最多挫384點,低見19046點,為逾兩個月低位,收報19115點,跌315點(1.62%)。國指失125點(1.9%),報6478點;科指下插76點(1.99%),報3775點。主板全日成交額僅略增至979.67億元,連續第五日少於一千億元。
大市沽空金額達183.31億元,比率為18.7%,較上個交易日升2.4個百分點,當中,盈富基金(02800)沽空金額續居首,錄得37.1億元,沽空比率35.9%,總成交金額達103億元,位列成交榜首。
科網股捱沽,阿里巴巴(09988)旗下阿里雲傳出裁員,股價跌2.3%;京東(09618)及美團(03690)下滑約2%。人民幣進一步貶值,對人民幣滙價敏感的內房股受壓,中國海外(00688)再挫3.4%,錄得九連跌;龍湖(00960)插水7.9%,為昨日包尾藍籌股。公用股逆市突圍,中電(00002)及電能(00006)齊漲約1%;長江基建(01038)揚升2.3%。
滬深市今年升幅全數蒸發
A股方面,上證指數跌1.3%,連挫兩日,收報3204點,險守3200點關;深成指低開後一度轉升,最多漲15點(0.15%),高見11028點,其後沽壓復現,終以全日低位收市,報10920點,失92點(0.84%)。兩市成交合計增至8027億元人民幣。
今年首季A股表現強勢,滬深兩市同漲逾5%,滬深300指數亦升4.6%,可惜截至昨日,年內升幅已全數蒸發,滬深300指數更倒跌0.3%。
值得留意的是,內地投資者沽出港股的同時,境外投資者亦拋售A股。「港股通」由上日淨流入50.5億元,轉為昨日淨沽35億元,「滬深股通」再錄得淨流出44.8億元人民幣。
港股短期內料繼續向下,投資界建議保持一定防守性甚至作對沖。滙豐環球研究報告指出,隨着美國加息周期接近尾聲,盈利仍具增長動力兼增派息的高息股將成市場焦點,公用股在波動市況中更「硬淨」。公用股指數昨升108點(0.3%),報36521點。
東亞薦高息內銀 花旗倡買債
花旗財富管理業務高級投資策略師陳正犖表示,市況不明朗宜提高防守性,高評級債券收益率較數年前高約3厘,現階段買入可提早鎖定收益率。
東亞(00023)財富管理處首席投資策略師李振豪指出,現時港股交易額偏低,反映投資者不敢大手買入和沽出股票,但所謂「十個牛皮九個淡」,綜合美國債務上限、聯儲局可能再為遏通脹而加息,以及中國增長放緩等憂慮,恒指恐要下試甚至失守年內低位18829點,建議用反向ETF對沖所持正股的風險。
李振豪強調,當恒指跌穿今年低位後,市盈率降到約8倍至9倍,低於長期平均值,屆時大市料有一定支持。然而,中美角力持續,純「中特估」(中國特色估值)概念如內銀和內需股相信可優於大市,當中,內銀板塊現價股息收益率近8厘,「坐(貨)得更舒服」。
陳正犖預期,內地稍後不排除會減息降準,並配合財政政策刺激經濟,未來經濟和股市表現有望回穩,維持恒指年內重上22000至23000點的預測,即較現水平約20%潛在升幅,當港股跌至吸引水平,不妨買入權重股等待恒指重回合理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