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波動?放低手機,同自己傾吓偈

請支持《眾新聞》,成為訂戶

反送中引發的抗議政府行動,由6月初至今持續近一個月,包括兩次逾百萬人遊行、6.12金鐘警民衝突、兩次包圍警察總部、連串不合作運動、領事館抗議、全球登廣告、佔領立法會等。政府的回應、各界輿論、有人離世⋯⋯這一個月,社會幾乎每天都有史無前例的大事發生,香港人如坐情緒過山車,滑着手機的新聞或討論區時,感受到亢奮、希望、失望、憤怒、傷心、痛心、擔心、焦慮、無力⋯⋯

昨日有一些人在社交網站留言表達負面感受,內容與近日社會事件有關,市民、義工、社工、民主派議員自發緊急尋人,指最後找到事主。網民自發成立18區小隊,萬一再出現個案時,趕赴現場支援。其中一個個案男事主,昨凌晨發布對政府不滿的言論,民主黨議員鄺俊宇、譚文豪和楊岳橋出動,公民黨前主席余若薇與該男子短暫聯絡。之後譚文豪在Facebook表示,該男子已被社工找到,帶到安全地方。

市民在金鐘太古廣場守候,希望尋回個案男事主。蘋果日報圖片
市民在金鐘太古廣場守候,希望尋回個案男事主。蘋果日報圖片

臨床心理學家、「良心理政」召集人葉劍青提醒,雖然反送中運動對香港很重要,但切勿令生活變得單一,在適當時放下手機,讓自己放鬆一下。如果感到情緒受困擾,應及早尋求支援,大家也多關心身邊人。

「良心理政」於2015 年由臨床心理學家及教育心理學家組成,為雨傘運動後成立的專業團體,關注政改及各種社會議題。近日反送中風波,「良心理政」為6.12金鐘衝突設立免費輔導,亦在6.16反送中遊行時設立心靈傾偈站,接獲的個案年齡橫跨15至60歲,暫未有具體數字。

與雨傘運動不同的,是今次抗爭沒有大台,因此網上渠道擔當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不少重要決策和行動都是由網民在討論區或群組中發起。由於網上渠道成為重要消息來源,很多人機不離手,時刻留意網民一舉一動。葉劍青說,即使非常關心運動的資訊,都要注意休息:「唔係話唔好留意有關資訊,重要嘅資訊可以收,但應該唔同時候做唔同嘅嘢。休息時休息,行動時行動,適當時放低部電話係啱嘅。」

葉劍青說,如果發現身邊朋友因近日社會事件情緒不穩,可以邀請他們一起放下電話,做些能讓自己放鬆的事:「有陣時都可以講吓其他嘢,唔一定要討論呢條條例。或者可以去行吓山、揾啲好嘢食吓,唔好將生活單一化,雖然嗰樣嘢我哋好想爭取到,對香港亦好重要,但唔好單一化,因為單一係有個危險性。」 

每個人的敏感度不同,有些人本身情緒較敏感、多愁善感,容易被社運或災難事件勾起情緒,因此即使不在前線,也有可能因而感到焦慮。葉劍青說,面對焦慮情況,最簡單就是關掉手機、電腦、電視:「有時可能睇分析文章,好過就咁睇影像,某一啲電視可能都係重複播某啲片段,特別係衝突嘅片段⋯⋯如果睇手機、電視睇到覺得焦慮,就熄咗佢,再做一啲日常放鬆嘅嘢,每個人都唔同,可能係做瑜珈、聽音樂、烹飪等。」 

休息,充電,再起步。美聯社圖片
休息,充電,再起步。美聯社圖片

面對焦慮,親人朋友的支持非常重要,葉劍青鼓勵大家多關心身邊人:「如果大家再行多步、做多啲,情緒上會更加舒服。」葉劍青說,有時情緒波動與身邊人的不理解有關,對於抗爭手法或想法的不同,可能會互不理解、對罵甚至決裂:「這方面要很小心,要明白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可能有些比較快,快完又要慢下來,就像炒一碟菜都會有不同的配料。」

反送中運動局勢反覆,前一刻尚在為百萬人上街遊行感到振奮,但下一刻政府就宣布照上立法會二讀⋯⋯局勢起伏或令人情緒波動,可能又會擔心抗爭運動失敗出現無力感。葉劍青說,不要被短暫的成功或失敗局限:「對於所謂成功不成功,要有多些深入的思考或者心裏面的準備。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就算單看反送中事件,是不是撤回就成功?林鄭下台就成功?都未必是的,可以有第二個限制公民權利的條例出現,林鄭下台可能又有第二個人。我們仍然要做自己覺得適當的行動去爭取公民權利。」

葉劍青表示,要有覺悟和準備去做長時間抗爭:「看看自己可以做什麼,我做了,就安樂了。如果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就想想還可以做什麼,不要考慮短暫的成功與失敗,要長時間、以年計、以十年計,來看成功或失敗。」 

「良心理政」貼士: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盡快求助:

1. 對現況感到無力

2. 身心反應比平時大或複雜

3. 失眠或睡眠質素變差

4. 對日常生活感到抽離

5. 視覺或聽覺失調

6. 反覆出現輕生念頭

「良心理政」提供心靈照顧站,並有面談熱線(9am-11pm:9547-5781)

創作人DustyKids呼籲好好宣洩情緒,讓內心休息。Dusty Kids Facebook圖片
創作人DustyKids呼籲好好宣洩情緒,讓內心休息。Dusty Kids Facebook圖片

創作人DustyKids在6月16日於Facebook專頁發文,寫上「你不是孤獨面對呢,我們都在。」DustyKid在漫畫中寫道,今日社會上的事令人情緒混亂、無法宣洩,不妨暫時遠離信息渠道,找同伴分享分擔,讓自己稍作休息,平靜下來。

由一群社工、社工系學生及輔導員,因應反送中運動而設立Telegram「樹窿Channel」,呼籲有需要者適時求助。「樹窿Channel」呼籲大家照顧自己的心靈健康,貼士如下:

找個安全,舒適的地方,YouTube 找首純音樂,選一個你舒服的姿勢,坐又好,躺下都可以。慢慢深呼吸,感受空氣進出鼻孔,身體,慢慢,不要急。由頭到腳趾,慢慢叫身體所有部分放鬆,感覺到有繃緊的地方時,輕輕按摩,同佢講『辛苦哂!』慢慢感受自己的情緒,哀傷,憤怒,害怕,要哭放心哭,想想過程中有沒有令你感動,覺得得安慰的地方,這也是確確實實發生的,有失,但亦必有得,你會覺得舒服少少,當你感到重新得力,請慢慢起來,同朋友一齊互相支持。

「樹窿Channel」呼籲大家放下手機,讓自己好好休息:「用得電話多,記得休息15分鐘,比時間自己淨化下,沉思下,同自己傾下偈啦。試下合埋眼,望下遠嘅嘢,望下綠色嘢。」

「樹窿Channel」呼籲,照顧別人前先好好照顧自己的情緒。「樹窿Channel」圖片
「樹窿Channel」呼籲,照顧別人前先好好照顧自己的情緒。「樹窿Channel」圖片

「樹窿Channel」在頻道中說,如果發現朋友情緒不穩,靜靜的陪伴和聆聽已經足夠:

認同下佢嘅情緒,會傷心難過,會氣憤都係好正常既事,搵個安全嘅地方,要喊一齊喊。唔好批評對方看法、否定對方情緒,否定對方情緒,例如唔好叫佢唔好喊,同佢講要諗得正面,我地要學習嘅,係好好擁抱情緒。

社會福利署總臨牀心理學家陳耀基在新聞稿表示,留意到社會上近日瀰漫着鬱悶的氣氛,有人甚至認為沒有解決方法而感到困擾。他呼籲有需要的市民主動與朋友傾訴,或向專業人士尋求協助。他說︰「如你有這些情緒,反映你很關心社會。若然你的情緒得到別人的明白和接納,可幫助你度過這艱難的時刻。如你也希望成為別人的支援,請先照顧自己,好好休息,這樣才可釐清思緒,平伏心情,讓你更好地面對目前的處境。」陳耀基鼓勵市民多關心身邊的人,用心聆聽他們的心聲,嘗試理解、包容他們的訴求,與他們一同分憂,互相支持。如發現身邊的朋友有情緒困擾,應勸喻他們尋求專業協助。對於在社交媒體上有關輕生的留言,陳耀基呼籲要珍惜生命。

 放鬆小貼士:

1. 放下手機、關上電腦、電視,暫時遠離資訊。

2. 嘗試做令自己放鬆的事,例如運動、瑜珈、食餐好的。

3. 以舒服的姿勢,嘗試放鬆身體。

4. 感受自己的情緒,適當抒發。

5. 與親人、朋友分享感受,互相支持。

24小時求助熱線︰

利民會即時通:35122626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熱線︰23892222

撒瑪利亞會熱線(多種語言)︰28960000

生命熱線︰23820000

東華三院芷若園熱線︰18281

社會福利署熱線︰23432255

醫院管理局精神健康專線(24小時精神健康熱線諮詢服務):24667350

明愛向晴熱線:18288

賽馬會青少年情緒健康網上支援平台「Open噏」: http://www.openup.hk


觀看原文: 按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