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共治計劃參與醫生分布不均 彭飛舟:市民可跨區配對
【Now新聞台】基層醫療健康專員彭飛舟接受本台專訪,回應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參與醫生分布不均的問題,指市民可跨區配對醫生,而醫生處理複雜病情時,會考慮檢討資助模式。
下周一起,沒有已知糖尿病或高血壓病歷的45歲或以上市民,可以登記參加計劃。
截至周三中午,參與計劃的醫生人數達386人,不過各區醫生與隱藏患者比例不均,醫生集中在中西區及油尖旺區,北區及荃灣區就較少。
基層醫療健康專員彭飛舟解釋,醫生執業分布有區域性。
彭飛舟:「我們今次計劃設計有靈活性,市民其實選擇家庭醫生時,任何一個區都可選擇心儀家庭醫生,所以沒有規限在哪個區。隨著家庭醫生從偶發性疾病治理,到慢(性)病治理都要時間適應,亦都知道自己醫治過程有點需要調整,很相信比例會是健康的比例。」
近八成醫生自行釐定的共付額是政府建議的150元或以下,但有人就收800元。彭飛舟相信市民不單止考慮價錢。
彭飛舟:「那個價錢只是極少數現象,我都希望市民當選擇醫生這是其中一個考慮,當然有時市民與醫生之間信任反而是主要市民考慮的其中一個選擇。」
西醫工會早前曾指資助模式不吸引,加上醫生要兼顧行政工作,感覺很繁瑣,所以不太願意加入計劃,彭飛舟就不認同。
彭飛舟:「(資助模式)吸引性對肯醫治長期病患的醫生而言,都可以接受,有些(醫生)都覺得足夠。醫生處理更複雜病情時,我們會否有相應的調整,就會留待接下來檢討時一併考慮。我們計劃的系統是醫健通系統,其實是所有政府資助計劃,都是用這個系統,所以很多醫生對這個系統都有相當熟悉程度。」
彭飛舟指,今次計劃要與地區康健中心協調,與醫管局亦有雙向轉介機制,醫健通系統可以方便醫生做到相關工作。
彭飛舟又指,香港是以治療為中心的醫療體系,市民通常「有病才求診」,長遠希望改變預防意識及求醫文化,令更多人參與計劃。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