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家傳之寶

大女兒的中文課正在讀一篇名為《一對小天使》的文章,教的是借物抒情。女兒說:「好悶。」我好奇一讀,果真無味無趣,難怪女兒的老師都說:「這文章寫得麻麻,我們快點KO它!」

這位中文老師,平日都愛引孩子看名著如《紅樓夢》、《山海經》、《聊齋》等,上堂愛說典故,有這修為,大抵真的很難「欣賞」現今教科書的文章。

借物抒情,倒讓我想起陳慧的《味道/聲音》,那簡直是借物抒情的經典本土作品。我最記得「味道」的部份,從金寶雞湯、燒味飯、豆豉鯪魚、麥芽糖,一直講到咖喱魚蛋、維他奶、聰明豆、餐蛋治、年夜飯、吉列豬扒和粉絲節瓜蝦米。

甜酸苦辣,六十款食物六十個故事,串連莫家生活上的喜怒哀樂,看過,就忘不了。

於是,我努力從床底下找回那發黃的《味道/聲音》,珍而重之的交到大女兒手中,嘴饞的她,一打開目錄已愛不釋手,然後就一頭栽進去了。

「同學一見出前一丁,就搶着來看!」她把小說帶回學校,「老師翻了翻就說這書好啊!問我,是誰介紹你的?」二女兒在旁聽着,忍不住問:「幾時傳給我?」

我沒有什麼家傳金器,不知把金銀珠寶交到女兒手上,是否也有同樣的感動。我只知道,把書交到女兒手裏那一刻,我好像一併把自己的青春和回憶交到她的手中,感覺很奇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