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爛:是妄自菲薄,還是一種自我保護?

8月主企1-2

我就爛:是妄自菲薄,還是一種自我保護?
我就爛:是妄自菲薄,還是一種自我保護?

「其實我沒有那麼好。」

「如果不完美的話,是不是乾脆別嘗試了?」

「為什麼大家看起來都這麼厲害,而我就是做不好……」

撰文/蘇益賢

這些話聽起來熟悉嗎?對許多年輕人來說,這種「害怕失敗」的內在狀態,並不少見。這種心聲,或許是成長過程累積下來的映照,抑或是不同世代的集體經驗。

除了將這些特質簡化地貼上標籤(好比大家熟悉的草莓族)之外,這樣的現象裡,會不會本質上蘊含著更深刻的心理因素,連帶衍伸出更多值得討論的議題呢?本文將從一張迷因圖(meme)開始,試著將這樣的現象,看得更清楚一點。

那張風靡臺灣的迷因圖

當我提起「我就爛」時,你腦中是否也浮現出一位穿著水藍T恤燦笑的男生,並向你比起大拇指的畫面呢?這張出自丹麥攝影師Yuri Arcurs的作品,被譽為2020年最具負能量的迷因圖。其實,在原本完整的迷因圖中,「我就爛」是下方的圖;在它上方,是一位大叔抓著酒瓶,頹廢地呆坐在沙發上懷疑人生,一旁寫著「過去的我」;而「我就爛」的旁邊寫著「現在的我」。

有網友說,這是一張以負能量為包裝,但深具正能量的迷因圖。從「頹廢大叔」到陽光的「我就爛」,兩人所處境遇沒有不同,但大叔圖呈現出來的意境,是一個人對「自己不夠好」這件事感到痛苦、消極被動;而「我就爛」的爽朗、直率,反倒給人一種積極擁抱「我就是這樣,你想怎樣」,似乎業已看開的人生態度。

初步分析這個迷因現象時,我想起防衛機轉理論。源自心理分析的防衛機轉概念認為,日常生活中我們會遭遇一些不如意的事,這些事情可能挑戰我們對自己的看法與認同,因而帶來內在衝突及焦慮。處在焦慮之中,我們會很不舒服,於是內在的防衛機轉就會悄悄地運作,希望能透過一些方法緩解、處理這樣的衝突與不適。

「我就爛」也許是個「合理化」(rationalization)的防衛機轉。透過這三個字,我們為自己「沒有行動」的選擇,找到了一個合乎邏輯、理性,至少心安理得的位置。

理由:(因為)我就爛

結果:(所以)我不作為

短時間來看,防衛機轉讓我們暫時有個安居之所,我們得以維護對自己的看法,減少焦慮的直接衝擊。不過,這個緩衝是為了讓個人暫時過得去,使個人能安全發展出其他有效應對現實的策略。倘若一個人不願去思考其他面對現實困境的方法,又或者,現實困境不斷惡化或無法改變,持續使用這樣的防衛機轉,就容易進入逃避現實的狀態。

剛剛提到的合理化,是一種用「好理由」掩蓋「真理由」的策略。那麼,當我們展現「我就爛」的自我形象時,我們內心真正的理由——那些我們一碰觸就會不舒服,因而乾脆不碰的內在狀態——又會是什麼呢?我們可以從幾個延伸的心理學理論試著釐清。

因害怕不完美而拖延:完美主義

在物質相對充足、成長過程充滿機會的環境下長大,年輕人的選擇變多了,能夠體驗與嘗試的可能性亦不缺乏。但這並沒有讓年輕人因此「動起來」。反倒因選擇更多,他們變得更「可以/有本錢」放棄。隨著世代進展,年輕人對於「期待」的標準放得愈來愈高。

Curran等人追蹤1989年到2016年的資料發現,完美主義愈來愈盛行了。適當的完美主義,讓我們專注在想要的事情裡努力。但許多年輕人被困在「適應不良的完美主義」裡,將「自我價值」、「整體能力」與「單一表現」這些概念混淆了。過度依賴外在評價來定義自我,把單次表現與個人能力、價值畫上等號,這些過度類化的思考方式,讓每次的嘗試都必須戰戰兢兢。

太辛苦、太累了吧?是啊。於是,先別輕舉妄動就成了最合理的作為。「我在等待完美時機」、「我還沒準備好」成了一種保護自我價值的策略。

因害怕失敗,而放棄比賽:自我跛足

但實際上,世界的運轉並不會等你準備好才開始。時間到了,你就得硬著頭皮上場。面對需要表現的時刻,年輕人內心的小劇場運作起來:「萬一我表現不好怎麼辦?萬一我讓___失望怎麼辦?」

Jones與Berglas兩位心理學家發現了一種策略,稱為「自我跛足」(或譯自我設限,self-handicapping)。

面對不得不做的事,我們心中擔心失敗,更怕被別人看扁,認為自己不過爾爾。該怎麼避免陷入這種窘境呢?很簡單,先幫自己製造一些促成失敗的障礙。這樣一來,如果自己真的沒做好、失敗了,就能把原因怪罪到這些「預先製造出來的障礙」上。

「喔,考不好是因為我昨天晚上去夜唱啦!」「對方沒跟我在一起,是因為我沒有很認真追他,我沒那麼喜歡他啦!」都可能存在著類似的心理狀態。

因不夠格,而裹足不前:冒牌者症候群

研究「冒牌者(imposter)症候群」的潔薩米.希伯德(Jessamy Hibberd)博士指出,百分之七十的人曾恐懼「被他人高估」,焦慮「自己的無能被看穿」;而這百分之七十的人中,絕大多數都是十分有能力的人。這種現象,提供了我們理解「我就爛」的另一種觀點。

深受冒牌者症候群影響的人,並不是「不作為」。相反地,他們極度勤奮。但這種勤奮裡,藏著對自己的不信任,把自己視為騙子、冒牌貨。研究發現,冒牌者症候群通常是一群高度自我要求、不敢居功,害怕自己「其實沒有這麼爛」的人。這或許呈現出另一群年輕人的樣貌。

怎麼會這樣?也許是來自成長環境裡「精益求精」的氛圍,也許是曾有過「成功」卻帶來不好後果的經驗(如被同儕排擠、欺負,被主管針對等),使得「自我貶抑」成為一種更具適應性的選擇。躲在「我沒有那麼好」的概念下,或許對當事人來說更安全。

防衛型悲觀:可能的解藥?

一個看似單純的「我就爛」迷因,也許涉及冒牌者症候群、完美主義、自我跛足。但在思考的過程,我又想起了另一個相關的概念,或許可以成為一種解方。

Norem與Cantor提出了「防衛型悲觀」的概念。此意指:個人擔心自己「真實表現」與「預期表現」之間的差距過大而帶來心理不適,所以選擇降低期待。乍看之下,這似乎又是另一種維護自我概念的策略。

沒錯。不過,它與我們先前提到的其他概念最大的不同是,防衛性悲觀會進一步預想各種糟糕的情況,並做好準備,以備隨時應對。它並非「不作為」,而是透過防患未然的「行動」,客觀減少失敗的風險。

也就是說,你可以悲觀,但你不必因為這些悲觀而陷入其中。你可以聽見「我就爛」背後,其實還有很多內心話,是「我失敗了怎麼辦」、「我做得到嗎」、「別人會怎麼看我」……

要完全關掉這些聲音並不容易,也沒有必要。我們反倒可以善用這些聲音,理解這些擔憂其來有自。最終會發現,這些擔憂的根源就是自己的脆弱與不完美,這個我們都必須面對的課題。

既然這是我們都有的課題,那似乎就不需要躲躲藏藏了。說出來吧!內在的各種擔心,如果能被表達,就有機會被自己理解與接納。真正重要的,並不是「不能失敗」,而是你能否從每一次跨出的步伐中,了解到自己只是一個人,有好的一面,也有必然的不完美。

在我的理解中,倘若要把「防禦性悲觀」視為一種解方,就不能只將它當作一種思考策略。少了「行動」,它只是另一種防衛機轉。唯有行動,我們才能從「我就爛」的防衛機制之中走出來,並且透過一次次的行動理解到:

「挫折不是最大的失敗。真正的失敗是你從未嘗試過。」──美國詩人喬治.伍德貝利(George Edward Woodberry)

蘇益賢
初色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暨副所長,專長:接納與承諾治療、第三波行為療法之整合,正向心理學,職場心理學與員工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