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戶送撤港|業界料 keeta 獨大 餐廳憂被「焗住砌」無力還價 恐平台削消費者優惠|Yahoo

戶戶送撤出香港

外賣平台戶戶送Deliveroo下月 7 日撤出香港。 (Photo by Miguel Candela/Anadolu Agency via Getty Images)
外賣平台戶戶送Deliveroo下月 7 日撤出香港。 (Photo by Miguel Candela/Anadolu Agency via Getty Images)

【Yahoo 新聞報道】外賣平台戶戶送Deliveroo下月 7 日撤出香港,有餐廳接受《Yahoo新聞》訪問時表示「擔心熊貓(Foodpanda)做唔做得掂」,甚至出現「keeta獨大」,屆時餐廳或被「局住嚟砌」,失去議價能力,無法討價還價。另一邊廂,面對戶戶送撤出香港,外賣平台在競爭力減少情況下,預計無需再燒錢推優惠,消費者得益亦因而減少。

keeta低佣金搶餐廳:對平台生態出現好大影響

家庭式經營餐廳(上海)榮華川菜館於 2016 年開始使用外賣平台服務,現時亦使用戶戶送、Foodpanda及keeta三間外賣平台服務。老闆Victor接受《Yahoo新聞》訪問表示,以往餐廳戶戶送的訂單多為團體、公司訂單,金額較大,Foodpanda則個體戶佔多,但keeta攻港即「以本傷人」,提供不同優惠,「兩個平台都食晒,食咗好多單」。他又透露,兩外賣平台向其餐廳收取 30 %佣金,但keeta初期只收取一成多,對餐廳而言十分吸引,「keeta出現某程度令香港外送平台生態出現好大影響。」

(上海)榮華川菜館老闆Victor在其餐廳專頁發帖稱,預料本港外送平台最後或出現KeeTa一統天下。(上海)榮華川菜館fb截圖
(上海)榮華川菜館老闆Victor在其餐廳專頁發帖稱,預料本港外送平台最後或出現keeta一統天下。(上海)榮華川菜館fb截圖

Victor預計,戶戶送撤出香港後,本港外送平台將出現「keeta獨大」情況。他引述市場調研機構Measurable AI數據指,keeta攻港半年,在 2023 年 12 月的市佔率已升至 37 %,Foodpanda則有 42 %,戶戶送的市佔率則跌至 20 %,相信keeta目前的市佔率或已高踞龍頭。他又指keeta為中資企業,最有資本做宣傳攻勢,「睇住熊貓(Foodpanda)、袋鼠(戶戶送)嚟打」。

憂長遠失議價能力:好多費用佢哋說了算

他認為,戶戶送撤港現階段對餐廳影響不算很大,但長此下去「擔心熊貓做唔做得掂」。若keeta日後一間獨大,餐廳可能被「焗住嚟砌,Commission(佣金)、好多費用方面佢哋說了算,我哋無任何bargaining power(議價能力)討價還價。」加上疫情已過及經濟轉差等因素,餐廳外送平台單逐漸萎縮,由疫情期間佔整體生意三至四成,現時僅佔約一成半,「跌咗好多」,加上面對經營成本壓力,將來若外賣平台收費越來越高,「覺得唔抵做」,將逐漸減少使用外賣平台,專注自家外賣服務。

Victor續指,不少內地商家對香港市場虎視眈眈,不排除京東、阿里巴巴集團旗下「餓了麼」、拼多多亦在港提供外賣平台服務,推優惠佔據市場。

Victor形容KeeTa出現後「以本傷人」,提供不同優惠,改變本港外送平台生態。KeeTa IG
Victor形容keeta出現後「以本傷人」,提供不同優惠,改變本港外送平台生態。keeta IG
KeeTa在社交平台發帖,以袋鼠emoji代表戶戶送,稱「��呢9年辛苦你了。」
keeta在社交平台發帖,以袋鼠emoji代表戶戶送,稱「🦘呢9年辛苦你了。」

餐廳對戶戶送有感情 職員妥善跟進

另一家庭式經營餐廳民聲冰室早於戶戶送在香港插旗時,已開始合作至今。老闆倫哥接受《Yahoo新聞》時坦言,對戶戶送有感情,雙方一直合作愉快,當遇問題時餐廳可直接聯絡職員跟進,「咁樣係會親密啲,就會好啲」,對公司撤出香港表示可惜。他指,現時外賣平台每日的生意額佔餐廳生意一成多,預期戶戶送撤出初期有些微影響,但認為客人一般多已下載Foodpanda,相信客人亦會轉用Foodpanda叫外送。

民聲冰室老闆倫哥坦言對戶戶送有感情,對公司撤出香港表示可惜。民聲冰室fb專頁截圖
民聲冰室老闆倫哥坦言對戶戶送有感情,對公司撤出香港表示可惜。民聲冰室fb專頁截圖

倫哥說,餐廳兩、三年前始與Foodpanda合作,但客源與戶戶送的不同。當Foodpanda提供着數優惠才會帶動訂單量,「Deliveroo就好穩定,交收又穩定,數目又清楚......系統亦簡單易用。」他希望Foodpanda可延續戶戶送的經營理念,做足跟進工作,處理得更好,「Deliveroo跟開我嘅同事又喺返嗰度(Foodpanda),如果有咁消息帶到畀我,咁我就安心啲。」

倫哥亦提到keeta進軍香港初期曾不斷派員游說合作,「係咁用啲攻勢,又落嚟幫襯食飯,開頭有啲口音唔係咁正,佢又醒目會搵返啲口音正少少,純正香港人嚟繼續sell,但而家我都未join。」他認為,大公司經常以優惠吸引消費者,「啲客都唔係想食你,根本因為優惠」,故會再視乎情況才決定是否與keeta合作。

戶戶送Deliveroo下月撤出香港。Photo by Miguel Candela/Anadolu Agency via Getty Images
戶戶送Deliveroo下月撤出香港。Photo by Miguel Candela/Anadolu Agency via Getty Images

「消費者會冇咁得益」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接受訪問時指,疫情時期亦多用外賣平台,但現時已甚少使用,「(戶戶送)始終唔係平,又有 minimum(最低消費),我叫個飯盒,落街食算啦。」他認為戶戶送撤出香港原因,除了面對 keeta 大舉進軍攻勢,疫情後外賣熱潮冷卻,下午在公司未必叫外賣,晚上亦減少在家用膳,加上港人北上消費,外賣平台用戶減少,實難以支持三間類似的外賣服務。

方保僑續說,香港難免出現寡頭壟斷情況,稱 Uber Eats 數年前亦撤出香港,「睇個樣擺唔到 3 個,兩個就無事,第 3 個一入嚟行咗一陣就有一個走」。他相信,外賣平台競爭減少後,已無需再燒錢,加上大公司不會做蝕本生意,「消費者會冇咁得益,(因為)減咗啲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