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問疫下香港醫療崩潰(下):急症室人滿為患,基層醫療為何滯後30年?

【編者按】香港第五波疫情下,公立醫院急症室及內科病房「淪陷」,揭示醫療系統潛伏多年的隱患。端傳媒梳理香港醫療多年的發展,並訪問死者家屬、前線醫護、公共衞生學者及醫院管理層等,一連兩日刊出兩篇「香港醫療崩潰」文章,探討疫下香港醫療的「病因」。讀者可按此連結重讀上篇文章。

上篇提到,香港公私營醫療系統長年分工失衡、缺乏恆常溝通機制,導致在傳染病等大型危機當前,難以迅速作出反應及調配。當公營系統成為應對疫症的主力,急症室作為進入醫院系統的入口,成為這次醫療系統崩潰下首道失守的防線。

2月初,香港每日新增確診個案有數十宗至百多宗,在公立醫院任護士逾10年的Jason,其時被調派往內科,籌備把普通病房改裝成二線隔離病床,應付持續攀升的感染人數。

Jason 憶述,疫情最嚴重時,他在電腦系統看到急症室正有187人(包括確診及非確診病人)等候上病房,「正常時間通常有50、60人(等候),有70、80人已經是太多。」他也曾聽聞在急症室等候區,有醫護人員行過才發現病人臉色如死灰,「立即跳上去搓(施行心外壓),但可能其實那病人已死去多時......沒有辦法,看不到就真的看不到。」

隨着確診數字回落,本來不敢赴急症室求診的非Covid-19病人,開始重回急症室處理大小健康問題,普通病房一如以往人滿為患,「結果普通病房爆滿,隔離病房也爆滿,即使你轉成陰性,都無法調出去普通病房,因為出面也沒有床位。」

「長久以來都是這樣,10個鍋,但只得8個蓋,始終還是無法解決。」他說。

2022年2月18日,明愛醫院在急症室外隔離區,長者在帳篷中等待。
2022年2月18日,明愛醫院在急症室外隔離區,長者在帳篷中等待。

急症室人滿為患,是特例還是常態?

據Jason觀察,2月首兩星期入住二線隔離病房的病人,不少為輕症患者,「行得走得」。雖然當時其工作的醫院內科病床佔用率已達九成,但因大部分患者自理能力佳,其工作量仍未超出負荷。

惟多家安老院舍、殘疾院舍相繼爆疫,至2月底全港單日新增個案破2萬宗,約530間院舍出現確診個案,醫院及檢疫設施接近飽和,社署呼籲確診院友須留在院舍等候安排,變相進行原地檢疫;期間全港染疫院友及院舍職員數字持續上升。

Jason把當時醫院接收能力飽和,歸咎於醫管局2月6日一度呼籲快速測試呈陽性的市民,前往急症室進行核酸覆檢,加上其時未放寬出院準則,「最初不需要入院的就滯留了在醫院,有需要的又無法入院。」因急症室爆滿,醫管局於3日後才呼籲快速檢測陽性的輕症市民不需親身前往急症室,應委託親友或利用速遞將唾液樣本送往醫院。

Jason說,最嚴峻時病房的同事逐個染疫,剩下3個護士和一個支援職系人員;病人太多,病房36張床加至40多張,當中大部分更是病情嚴重、欠自理能力的老人,不止餵飯時間拖長,連日常每一更要為長者更換兩次尿片也做不到。「每天一回到病房,已經這個要急救、那個又要急救,一更死4、5人。」Jason嘆,「越做越沮喪。」

Jason及多名醫生受訪者均認為,醫療系統崩潰,雖然牽涉一定程度決策失誤,不過他們亦認同,第五波疫情席捲全港,染疫人數幾何級上升,是在過去兩年始料未及。但急症室爆滿的景象,在香港絕非陌生,特別是每年冬季流感高峰期,急症室輪候時間逾7、8小時,病房通道亦塞滿帆布床,「每年內科都叫救命。」Jason 說。

香港醫療系統其一為人詬病的問題,是基層醫療服務長期缺位。中大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院長黃仰山認為,第五波疫情期間急症室爆滿,某程度與急症室一直充當市民獲取醫療服務的主要進入點有關。

以每年冬季流感高峰期為例,疫情爆發前,2018-19年度冬季高峰期平均每日有5940人次前往急症室求診,其中991人進入內科,內科病床平均使用率達107%,與今年2月中至3月中疫情高峰有過之而無不及。

「香港急症室與其他地方,譬如英國,有一點不同,(英國)很多時候病人入院前已看過家庭醫生,但在香港,很多市民喜歡直接去急症室。」黃仰山舉例,部分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長期病患者,當身體稍出現不適,都經常去急症室。



-----------

閱讀餘下全文,需要您的小額支持,讓優質內容可以自食其力。

暢讀全站所有好內容?每月只需一餐飯的錢,好新聞,並不貴。

支持我們,請成為付費會員。馬上 點擊 ,與端傳媒站得更近。

原文鏈接: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20421-hongkong-the-collapse-of-health-care-system-continue/

端傳媒:https://theinitium.com/misc/ab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