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俊明料須補打第3針新冠疫苗 許樹昌質疑涉商業決定

新冠疫苗接種計劃自2月開展以來,接種率一直處於低水平,近日更有研究發現接種2針由內地及德國研發的復必泰疫苗後,抗體數量會在半年下跌,或有需要補打第3針。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今早(13日)在電台節目表示,早前已有針對復必泰研究顯示,接種後的抗體水平只會維持6至9個月,加上目前出現變種病毒,認為接種第3針疫苗只是時間問題。

崔俊明表示,藥廠亦已正向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申請批准緊急使用第3劑疫苗,而藥廠正研究針對Delta變種病毒的第2代疫苗,相信研製成功後,港府會盡快採購。他又指,腎臟或心臟等器官移植病人,一般免疫系統比較弱,亦可能因為需要服食抗排斥藥物,因此即使接種2劑新冠疫苗,抗體水平都可能很低,認為他們都有需要打第3針。

他續指,預料最快要在明年初才有第2代新冠疫苗供應,但西方國家採購疫苗的速度,一般比亞洲地區快,所以如果港府只靠復必泰的德國生產線,未必可以第一時間搶到新一代疫苗。至於混合接種不同技術平台的疫苗是否安全,崔指「溝針」副作用不一定增加,相信先打2劑科興、再打1劑復必泰,可提升疫苗整體效率,但認為接種第3劑疫苗後會出現針口痛、輕微發燒或疲倦等情況。

但政府專家顧問、中文大學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則認為,現時討論是否所有人都有需要接種第3劑新冠疫苗是言之尚早,因目前提到接種疫苗後抗體水平可以維持6至9個月,是由藥廠提出,當中可能涉及商業決定,需等待更多研究數據公布,才能知道抗體水平實際上是否可能維持更長時間。

他又指,自己與研究團隊正在跟進本港市民接種疫苗後的抗體水平,其中,科興疫苗產生的抗體水平較復必泰低,預計在今年8至9月,會針對已接種2劑科興、但抗體水平不理想的人士,研究他們在第3針接種科興或復必泰疫苗後的免疫反應。香港大學公共衞生學院教授潘烈文亦指,抗體並非唯一指標,仍有其他指標,需跟進世界各地接種情況,而本港的機場實施多個防疫措施,例如定期檢測及為入境旅客快速測試,使香港過去的疫情防控已很好,僅有3宗輸入個案令本地有大型蔓延。

另外,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表示,已接種2劑科興或復必泰疫苗的一般市民,暫時毋須考慮接種第3劑疫苗,但有科學證據顯示,包括器官及骨髓移植病人、血液科癌症病人、自身免疫系統有問題,以及正服食高劑量類固醇、生物製劑或抗代謝藥物的人士,共5類高危人士在打2針後,會有頗大比例沒有抗體反應,或抗體水平偏低,令疫苗保護力不足夠,故建議港府應考慮為這些特殊群組,接種第3劑疫苗。

《香港疫慌》專頁:http://hk.on.cc/fea/hkdis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