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為中小學規劃價值觀教育提供建議 培育國家觀念

教育局公布《價值觀教育課程架構》試行版,為中小學在課堂內外規劃價值觀教育提供建議及示例,在現有九種首要價值觀和態度外,加入「勤勞」為第十個要培育的價值觀和態度,培養學生有責任感、勤奮向上,對家庭、社會和國家作出貢獻。課程架構又指,隨著社會富裕,一些惡習和壞風氣,例如僥倖心態、懶惰、好逸惡勞、奢侈浪費等逐漸形成,對青少年帶來負面的影響。 當中又提到,香港經歷大規模社會動亂後,必須加大力度推行國民教育,培育具國家觀念、香港情懷和國際視野及對社會有承擔的新一代。 課程架構建議分四個學習階段,在小一至小三要初步明白《基本法》及「一國兩制」精神;小四至小六要自覺有責任維護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中一至中三要注意使用資訊科技時的法律、社會及道德責任;中四至中六就要求學生主動求證核實互聯網資訊,認同國民身份,愛國愛港。 教育局表示,將會持續為中小學提供不同類型的課程資源,包括生活事件教案,支持學校推行價值觀教育的工作。在「學與教資源」下教導「守法」的其中一個中學生活事件教案,題為「大義滅友?」,內容關於揭發好友不當行為。學校應依循有關課程架構,整全規劃價值觀教育及舉辦相關學習活動,並協同各持份者,推動全校參與。教育局會舉行簡介會,向中小學介紹課程架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