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百年歲月——糧船灣天后宮重光

數百年歲月——糧船灣天后宮重光

(綜合報道)廟宇興建神靈奉拜,不但穩定地方人士生存慾望,更重要為逝去時光留下佐證,亦為日後尋風問俗者提供最佳去處。西貢外海糧船灣洲有數百年歷史的天后宮近期重修,隆重開光。 糧船灣洲位處西貢半島之西貢東郊野公園南岸,昔日相隔官門水道,自建成萬宜水庫後,多條堤霸相連糧船灣洲,從此洲的意識僅存在於文字地名中,實情這洲可步行登臨,然而仍可乘船登陸,水陸兩棲為遊人帶來無限方便。 香港境內合共約有二百五十多個島嶼,首席大嶼山,次為香港島及南丫島,糧船灣洲排行第四,面積達三點三八平方里,重要村落為東丫、北丫、白臘村、沙橋村、大蛇灣及水面村(船家)。島民來自粵省興寧、寶安、龍華、南頭、海陸豐等,姓氏龐雜,計有馬、張、郭、吳、鄭、石、鍾、陳、何、李、蘇、盧、黎、袁、方、周、梁、羅、楊及樊等,簡直是五湖四海,各路精英雲集聚居如水泊梁山,然而他們是為生活平和一族,非宋江一派。 據聞糧船灣洲曾為商路,島北官門水道在興建水庫時,曾經出土商船,所得水下考古文物,仍可在歷史博物館中得見。由港島東航或外船來港亦多途經糧船灣,其地可作小休及補充糧水中途站,而島民於附近海域豐富漁穫亦成為香港及新界商人採購的重要貨品。 前輩朱維德於其著作《香港掌故》第二卷中(共有三卷,金陵出版社),第一百四十二頁談及糧船灣洲的妙事稱:「香港最長招牌出現在糧船灣洲,共二十二個字:『廣和源油糖米布疋雜貨油柴白鹽曹莨罟山貨發客』,最長招牌那間店鋪,便在東丫。」所稱最長招牌,是把貨物名稱都寫上,從貨物名稱可知其供應居民日用品,與漁業有密切關係。鋪頭稱「廣和源」,每次路經必與店主陳伯攀談,古今往事陳伯一一傾訴,聽者津津有味,想當年話題常擦出火花。今貨店外招牌早已失蹤,店鋪亦已退出商賣行列,但店鋪格局今仍明顯地呈獻,許多物件靜靜地擱在一旁,默默地傾訴昔日光環,忽然間感覺到這裏活生生就是一所博物館,那些年的味道是那麼濃厚,還有來探望年長陳伯的親朋戚友,彷彿是昔日商店盛況的重現。 東丫灣畔天后宮於2013年1月2日舉行重修開光慶典,當日有盛大盆菜宴,席開三百多圍,場面如「賓虛」,雖然在安排開席期間略呈阻滯(下午二時才開席),基本上過程順利,特別是安排客船接送,秩序井然,全賴委員會仝人及善信通力合作,使慶典順順利利,賓客盡歡,當日晴天朗日,增添洋洋喜氣,可謂天公造美。整個慶典過程早在年前已籌備,在糧船灣天后宮重修古廟籌備委員會領導下分工合作展開,記得早歲籌委會開會時筆者有幸在場,目睹各委員踴躍提議,分配各承其責,都樂而接受,短短時間又籌得五百多萬元款項,更令人振奮!於議事中略有異議,終能諒解及圓滿解決,皆認受媽娘庇福而事事順利。天后宮重光慶典當日,各出席盆菜宴者均獲送精美特刊,特刊中多篇文章,讓到賀者領略糧船灣洲概況、重修經歷、天后顯靈故事等等,雖非完美(資料尚欠詳盡,應有更好發揮,增添圖文為堪博世之書),亦堪稱精美難得。 前往糧船灣洲天后宮欣賞內外宏觀,宜於西貢墟碼頭乘船直接登陸天后宮碼頭,廣場中天后宮矗立,遠遠望去深感其宏偉一面,從廟脊石灣陶瓷物器裝飾,到廟外欄杆台地布置,紅牆綠瓦雙龍火珠,廟內天后像金碧輝煌,神台雕刻精緻等等,還有那廟後茂密風水林,一切莫不顯示嶺南古廟建築特有雅像及舒適地理環境。日後若能聘得適當通理及對天后有相當認識的管理員,以接待遠道而來拜訪者,那將是糧船灣洲天后宮更廣福蔭,以回報善良的糧船灣水陸住民。參拜欣賞天后宮後,即由廟東海岸往東丫村,復由村後通道往白臘村,再北上萬宜水庫,漫步萬宜路出北潭涌或召的士回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