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點評】AI都解決唔到辦公室權鬥

【新聞點評】AI都解決唔到辦公室權鬥

「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儘管人工智能(AI)進展神速、看似無所不能,卻有一些人性核心問題暫時未能解決,例如「理念矛盾」和「權力鬥爭」。話說ChatGPT母公司OpenAI剛於周末上演高層大地震,兩位靈魂人物、主席Greg Brockman及CEO Sam Altman同時被炒,據報圍繞AI發展應該「安全優先」抑或「速度優先」,董事會和兩名管理層存在分歧。此外,OpenAI原本屬非牟利組織,後來轉型為一半牟利、一半非牟利,頂層結構複雜,亦是這場風波背後的原因之一。

OpenAI高層大地震

OpenAI由十多名科技界人物於2015年創辦,除了上述兩名原管理層(主席和CEO),還包括現任CSO(首席科學家)Ilya Sutskever、機械人研究主管Wojciech Zaremba,以及當今全球首富、Tesla老闆馬斯克。該組織屬非牟利性質,其宗旨為確保AI發展對於人類社會「安全和有益」(Safe and Beneficial)。

然而,Sam Altman本身是著名AI專家,被視為OpenAI頭號靈魂人物,在他帶領下,該組織的AI研發取得突破性進展,尤其是2020年發布的生成式大型語言模型GPT-3技驚四座,正式在全球掀動AI熱潮。

換言之,OpenAI現已擁有價值連城的技術實力,該組織的性質亦逐漸轉變,自2019年起變成「雙層結構」,最上層的OpenAI Nonprofit仍屬非牟利組織,旗下的OpenAI Global則屬可以牟利的企業。OpenAI Global今年1月份接受微軟100億美元投資,後者最多可擁有49%股權。在這場辭退創辦人風波上演前,該AI企業正在尋求新一輪融資,最新估值接近900億美元,位列全球第三大「獨角獸」,僅次於字節跳動和SpaceX。

值得留意,在「雙層結構」下,OpenAI Nonprofit的董事會仍擁有最高權力(包括管理層任命)。該董事會原本共有6人,Greg Brockman、Sam Altman、Ilya Sutskever屬於僱員董事,Adam D'Angelo、Tasha McCauley、Helen Toner(皆屬科技界名人)則為外部非僱員董事。

言歸正傳,OpenAI董事會於本港時間上周六宣布,解除Greg Brockman和Sam Altman的主席和CEO職務。該組織的新聞稿提到,Sam Altman近期與董事會進行溝通時,並不是持續坦誠(not consistently candid),董事會對於他繼續履行職務已無信心,故有此決定。

據Bloomberg報道,這場風波主要圍繞AI發展應該「安全優先」抑或「速度優先」,董事會與「被炒」的兩名管理層存在分歧。一方面,Greg Brockman和Sam Altman對於AI研發非常進取,繼GPT-3之後,今年初推出GPT-4,Sam Altman上周更宣布GPT-5快將面世(據說他此舉屬「先斬後奏」,未有與董事會充分溝通,故被指「不坦誠」,觸發撤職導火線)。另一方面,現任CSO Ilya Sutskever及其他董事則擔心AI發展太快,在某些領域已遠較人類聰明,萬一失控將對人類造成危害,因而主張穩步推進,避免操之過急。

發展速度之爭 無關忠奸

如上文提到,OpenAI董事會原本屬於「3比3」結構,包含3名僱員董事及3名非僱員董事;這種安排用意是藉着3名不涉及既得利益(不持有股權)的外部董事,對內部董事構成制衡,避免他們過於着重利潤而違背Safe and Beneficial原則。亦因如此,隨着其中一名僱員董事Ilya Sutskever「大義滅親」、跟3名非僱員董事連成一線,形勢頓變為「2比4」,導致Greg Brockman和Sam Altman遭解職。

觀乎劇情,人們可能覺得Ilya Sutskever是「忠角」,對AI發展憂心忡忡,勇於站出來發聲。相反,Greg Brockman和Sam Altman則近似「奸角」,一意孤行急促推動AI研發,有點像荷里活電影常見的「瘋狂科學家」。但實際上,以後兩者為代表的「速度派」亦有其理據,舉例說,AI進步若有助醫治各種奇難雜症,那麼該技術發展被拖慢的話,便意味更多病人繼續受苦;所以他們認為,不必要地放慢AI腳步才是「不負責任」。

講到底,雙方之間的矛盾主要是理念與顧慮不同,不關乎誰「忠」誰「奸」。惟這次OpenAI高層大地震,反映了AI業界的確對於技術發展方向及步伐存在很大分歧;尤其AI最近兩三年進步神速,已引起不少權威人士擔憂。

最新情況峰迴路轉,Greg Brockman和Sam Altman「被炒」未夠48小時,昨日有消息稱,微軟正與OpenAI董事會商討,有可能把兩人「恢復原職」。一方面,OpenAI本身仍在「燒錢」,未來研發需要大量資金,而微軟作為該組織最大「金主」,擁有一定話語權。再者,既然兩名原管理層跟董事會的最大矛盾是「發展速度」,只要雙方「各讓一步」,例如Greg Brockman和Sam Altman承諾將會更加注重AI安全,那麼未必不可以繼續合作。

千算萬算,恐怕連GPT-5都算不到OpenAI上演高層權鬥大龍鳳。某程度上,這亦顯示「人性」有幾複雜,AI亦尚未能夠掌握透徹。更進一步看,這也是企管人士的喜訊,皆因「管理的藝術」始終需要由「人」去發揮,AI暫時無法代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