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吞57顆藥!血壓仍飆到180 「導管治療」糖尿病、睡眠都改善

61歲的羅先生,長期飽受第二型糖尿病以及高血壓困擾,一天下來要吃的藥物,曾經多達57顆,但仍難以穩定控制血壓,血壓一度曾飆到180,令他相當困擾。所幸經接受高血壓導管治療,血壓逐漸下降至120,目前一餐也僅需服用5顆藥物,不僅血壓獲得改善,連帶糖尿病、睡眠問題也都得到改善。

台灣每4人有1位高血壓

高血壓有隱型殺手的稱號,高血壓在台灣的盛行率高達25.82%,若放任高血壓居高不下,和腎蛋白尿、心肌梗塞等疾病息息相關;血壓若無法穩定,恐導致患者心血管疾病、腎病變,甚至死亡。美國心臟學院最新臨床研究發現,透過導管治療,也就是腎動脈交感神經電燒術,讓患者不用服藥,也可達到降血壓效果。

控制血壓「按時服藥」似乎不可或缺,但許多患者藥物遵從度不佳,有些高血壓患者,每天服用多種藥物,擔心副作用。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王宗道醫師指出,新冠疫情期間民眾不敢到醫院,患者雖自知有高血壓問題但控制率僅有5成。

此外,藥物雖可控制血壓,但藥效會逐漸遞減,不會24小時都很穩定,尤其許多患者因為忙碌忘記服藥,讓血壓無法穩定控制。

美國心臟學院發布大型臨床研究顯示,在受試者未服用降血壓藥物狀況下,高血壓導管治療可使患者於診間血壓平均下降9.2毫米汞柱;控壓效果不會像藥物有被代謝的問題,能全天穩定患者血壓。進一步證實即便患者沒有藥物控制,只要接受導管治療血壓同樣能穩定控制。

降低交感神經活性 可達降血壓效果

新竹馬偕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林柏霖表示,穩定控制高血壓,避免藥物引起波動,透過微創導管,電燒腎動脈旁邊的交感神經,降低交感神經活性後達到降血壓的效果。目前台灣已經有250例手術案例,最久的患者7年未復發,林柏齡強調:「降低10毫米汞柱,即可降低20%心血管疾病發生率、30%中風機率、40%心衰竭的問題。」

王宗道指出,高血壓導管治療,除難治型高血壓患者外,以下四種患者也適用高血壓導管治療,分別為(一)已併發器官受損患者;(二) 用藥服從性差;(三) 服藥有副作用;(四) 次發性高血壓治療血壓仍不可控制的患者。

台灣已經有250例手術案例,有些患者降壓效果達到20-30毫米汞柱,藥物服用減少許多,有些患者甚至可以擺脫服藥。

王宗道說明,高血壓導管治療的療程僅1~1.5小時,手術時間短、傷口小、復原快,並沒有顯著併發症及副作用風險,患者也不需擔心傷口的問題,隔天即可出院;但目前健保並無給付,需自費約15萬元。

(記者畢翠絲/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