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源雲(00909.HK)大股東均價3.8元增持100萬股
明源雲(00909.HK)公布,本月12日及15日,一名控股股東高宇透過其控制實體GHTongRui在公開市場購買公司合共100萬股,每股平均價3.8元。增持後,GHTongRui和高先生分別直接持有和被視為持有公司股本20.72%和20.72%。(de/d)~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明源雲(00909.HK)公布,本月12日及15日,一名控股股東高宇透過其控制實體GHTongRui在公開市場購買公司合共100萬股,每股平均價3.8元。增持後,GHTongRui和高先生分別直接持有和被視為持有公司股本20.72%和20.72%。(de/d)~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全球加息潮戳破樓市泡沫,港人熱門移民地點之一英國亦不能幸免。國際信貸評級機構穆迪發表報告,預測英國樓價未來兩年好大機會跌一成,如果跌幅加劇,將觸發當地出現漫長的經濟衰退。雖然英國央行要到6月22日才議息,但市場已急不及待提高按揭利率,有大型銀行更要暫停新做按揭,令市況變得混亂。
內地通縮風險上升,5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按年跌4.6%,連跌8個月兼創逾7年以來最大跌幅,比市場原預期跌4.3%更嚴峻。同月居民消費者價格指數(CPI)按年微升0.2%,漲幅較4月僅擴大0.1個百分點,升幅仍低過市場預期。分析指,上月內地經濟動能疲弱,內地政府可能需要進一步實施積極的財政和貨幣政策來刺激經濟增長,同時提振企業和消費者的信心。
【彭博】-- 美國銀行表示,推動資金大量流入科技股的人工智能熱潮正暫告一段落。摩根大通引述EPFR Global的數據稱,截至6月7日當周,科技板塊的資金流出規模達到12億美元,為八周來首次。而就在上周,該板塊獲得了創紀錄的資金流入。「各央行的政策正轉回加息,」由Michael Hartnett牽頭的策略師周四在一份報告中寫道,他們指的是加拿大和澳大利亞近期出人意料的升息。他們補充表示,鑒於失業率低而通膨高企,「聯儲會的加息還沒結束」。繼標普500信息技術指數今年以來上漲逾30%之後,由人工智能熱潮推動的漲勢顯現疲軟跡象。隨著交易員權衡聯儲會下周再次加息的可能性,科技板塊跑輸所有其他行業板塊。不過,周四弱於預期的就業數據推動科技股走高,標普500指數邁入牛市。對於Hartnett和他的團隊來說,第一季度對經濟衰退的擔憂消散,取而代之的是第二季度「對金發姑娘情境的貪婪」。但他們表示,在第三季度,利率上升和流動性枯竭是人工智能和美國科技股多頭即將面臨的負面風險。「我們仍然看跌,」策略師寫道,並預計聯邦基金利率為6%,而通膨率低於3%則需要失業率高於4%。他們認為,盈利預測上升與利率下降同時
商湯(00020)再遭主要股東減持,據港交所(00388)資料顯示,阿里巴巴(09988)周一(5日)以每股平均價2.1974元,減持7000萬股商湯B類股份,套現約1.54億元,持有該類股份佔比由原本的7.11%,降至6.84%。 最新權益跌至6.84% 阿里對上一次披露出售商湯股份是今年4月11日,當時以每股平均3.452元價格,沽出4000萬股,涉資1.38億元,持股量由8.04%降至7.88%。若按該次申報後的持股計算,即近兩個月以來,阿里已累計在市場出售1.04%(或2.72億股)商湯股份,只是此前因持股變化未有跨越整數百分比,故毋須披露。如以最新賣股價格計算,估計由4月中至今,阿里套現金額約6億元。 阿里原本持有9.36%(或24.11億股)商湯B類股份,自去年11月初起,阿里已先後3次披露減持,7個月以來累計已沽貨2.5%(或6.37億股),佔其原本持股約26%。 翻查資料,在商湯2021年上市之前,阿里於2018年參與其C-1及C-2輪融資,每股成本價分別約0.12124美元(約0.95港元)及0.184美元(約1.44港元),故即使商湯股價近月拾級而下,估計阿里最新一
華爾街股市連升兩日,標普500指數回到牛市水平後一度突破4,300點關口,惟收市未能企穩,多重利好消息的Tesla再颷4.6%,連續11個交易日上升,累升33%。俗稱「恐慌指數」的CBOE波動指數一度見2020年以來最低。息口預期上升,美元反彈,債市長短期息口亦向上。沙特挽救油價無力,紐約期油一度跌破70美元水平。總結一周,三大指數均升,標指升4周,納斯達克指數更連續7星期報升。
緊隨6大國有銀行周四調降中長期的存款利率後,內地多家股份制銀行據報將從下周一起下調部分期限的存息。昨日在岸人民幣及由官方開出的中間價隨即回穩,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國家外匯局國際收支司前司長管濤表示,人民幣匯率近期受壓,但相信中方有能力透過市場手段和價格工具應對目前複雜局面。
內地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遠遜預期,令到市場對當局推出刺激經濟政策的憧憬升溫,加上美股周四造好,港股周五(9日)反覆向上,連漲3個交易日,累計進賬290點(1.52%),且連升兩周累彈643點,但是成交依然淡靜,維持在800多億元。 截至周五凌晨1時30分,恒指夜期報19373點,升12點,低水17點。ADR港股比例指數報19356點,較港收市低33點。 北水淨走資近13億 恒指周五高開34點,一度轉跌68點,隨後逐步收復失地,午後進一步發力,收市報19389點,上揚90點(0.47%),整周累漲440點(2.32%)。科指上升39點(1.03%),報3934點,全周進賬109點(2.87%)。國指彈49點(0.75%),至6589點,全星期漲160點(2.5%)。大市成交額錄得866億元。「港股通」轉為淨流出,走資近13億元。盈富基金(02800)淨沽近28億元,中移動(00941)則淨吸資逾4億元。 美國下周將會公布5月份通脹數據和舉行議息會議,iFAST Global Markets副總裁溫鋼城預期,投資者會採取觀望態度,而且內地未見有刺激政策推出,料大市成交維持偏少,
滙豐研究發表報告指,內房板塊經歷首季強勁勢頭後,市場情緒由樂觀變成失望。房市復甦及相關上下游板塊停滯,4至5月數據轉弱,行業面對實際考驗。該行認為,不應過份悲觀,因市場預期低企,現時估值提供入市機會,該行一些分析師更上調股份的評級。 現時內房估值徘徊於去年11月低位,該行稱,投資者正疑惑需要發生甚麼事情使復甦重回正軌。滙豐研究稱,唯一辦法是政策支持。該行料以宏觀政策刺激、政策銀行類財政政策,以及精準房市政策調整的組合拳形式出現。倘沒有政策支持,則房市銷售及消費難以復甦。政策工具需要全面,包括向房企提供流動性支持、調整首付比例和按揭利率、稅務優惠,以及放寬限購。 該行提出內房四大主題,並推薦14隻個股,主題包括(一)盈利可見度,如冷氣機產量增長計劃(格力、美的);(二)與6月「618」促銷有關(如敏華);(三)有出口敞口(如杭叉集團);(四)受惠經營模式改變,如在可再生能源項目中採用新技術及有持續動力(如中國建築國際)。倘內地新屋動工量及竣工量有意外驚喜,則有望驅動內房相關板塊需求復甦。 滙豐研究在內地房市復甦呆滯主題下喜好股份,現表列如下: 股份|投資評級|目標價 內房及經紀商 潤地(
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的美國附屬公司Binance.US宣布,暫停美元存款,同時已通知客戶其銀行合作夥伴準備最早在6月13日暫停法定貨幣(fiat)提款。
電子簽名龍頭公司 DocuSign (DOCU-US) 在後疫情期放緩趨勢中透露出穩定跡象,其長期前景可望因人工智慧 (AI) 而更加強化。
港股連升3日,恒生指數周五早段曾跌68點,低見19,231點,之後跌勢扭轉,午後曾升最多164點,高見19,463點,收市報19,389點,升90點或0.47%。恒指全周累漲440點或2.32%。
恆指全日收19,389點,升90點或0.5%。恆生科技指數報3,934點,升39點或1.0%。國指升49點或0.8%,報6,589點。大市成交額866.10億元。 活躍重磅股表現: 美團(03690.HK) 收127.1元,上升2.2%; 友邦(01299.HK) 收80.75元,下跌0.7%; 阿里巴巴(09988.HK) 收83.9元,上升0.7%; 騰訊(00700.HK) 收336元,上升0.4%; 港交所(00388.HK) 收308.8元,下跌0.1%; 建行(00939.HK) 收5.14元,無升跌; 異動恆指及國指成份股: 小鵬汽車(09868.HK) 收34.55元,上升5.3%; 周大福(01929.HK) 收14.3元,上升3.6%; 商湯-W(00020.HK) 收2.18元,上升3.3%; 中石油(00857.HK) 收5.77元,上升2.7%,創新高; 異動綜合中小型股: 思派健康(00314.HK) 收19.88元,下跌17.2%; 金山雲(03896.HK) 收2.88元,上升13.8%; 3D MEDICINES(01244.HK) 收90.9元,上升
港股踏入第二季迄今暫跌近半成,建銀國際證券研究部董事總經理及首席策略師趙文利預期,恒指在第三季有條件出現反彈,但到第四季風險將會增加,料下半年或會先升後跌。 恒指本季表現失色,其中一個因素是人民幣走弱。趙文利表示,自2015年滙改(內地滙率改革)後,人民幣曾4次「破七」,過去在接近和剛跌穿「七算」時,均見資金從股市流出,其後流走情況會放慢,甚至可能重新流入,趁低吸納港股。他相信,人民幣再跌空間不大,更有望藉美元回落而升值,隨着人民幣反彈,資金或在第三季回流港股。 預期18000至21500點徘徊 市場憧憬內地推出更多刺激經濟政策,使港股近日走勢略回暖。趙文利估計,內地較有機會在下月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後「出招」,預期相關政策屬於廣泛性措施,能夠惠及整個經濟,而非僅針對個別行業。內地銀行日前下調存款利率,他認為,內地貨幣供應和流動性不算太緊張,故單靠下調存款利率不足以明顯提振消費和投資,當局有需要推出更多財政政策。 除刺激經濟政策外,趙文利提到,美國債務上限問題解決後令避險情緒減少、中美有望重新直接對話,以及美國接近加息周期尾聲,皆是港股在第三季出現反彈的催化劑。他又稱,港股現價預測市
一些華爾街策略師和經濟學家認為,隨著央行試圖打擊通膨,經濟衰退只是時間問題,帶動經濟自疫情強力復甦的消費性產業,可能已開始浮現疲軟跡象,而且有大量證據支持這種悲觀的論點。
加拿大央行昨日(8日)意外加息0.25厘,利率升至22年來的最高水平。加拿大央行副行長Paul Beaudry表示,該國經濟持續強勁,意味利率或需於更長時間內保持較高水平,以壓抑通脹。 他指,一系列經濟指標數據表明,加拿大經濟的過度需求將較預期持續更長時間,或令通脹下降速度停滯,此令央行決定再度提高政策利率。 他提到,加拿大人可能要為更高的利率環境做好更長時間準備,才可令通脹降至央行的2%目標,而其目標是助加拿大人做好準備,以防該國進入結構性高利率的新時代。(ek/m)~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景順亞太區(日本除外)環球市場策略師趙耀庭表示,目前美國股市遠較1999至2000年股市泡沫期間更集中。在標準普爾500指數中,最大兩隻股票現時佔比合共超過13%,為史上最高。盈利亦更集中,偏重於大型公司。首10大公司的市場佔比與盈利佔比之間的差距僅為2000年的三分之一,表明當下超大型公司的基本因素明顯更強勁。 他稱,最近美國超大型科技股上升的同時,其他股指卻在下跌。當中,人工智能相關股票突然飆升的另一個原因很可能由於市場認為人工智能是「下一個大趨勢」。企業在加大對數據中心的投資支出,以利用新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力量。因此,「人工智能效應」幫助超大型科技股抵抗跌勢。事實上,許多大型科技股龍頭都有直接參與人工智能的發展。 不過,他認為雖然人工智能相關股票或會持續飆升,但歷史上過於集中的市場領導力不會持久。目前市場似乎只是在消化大型科技股的「人工智能溢價」。其他行業將受惠於人工智能普及所帶來的可能性,特別是在效率可能大幅提升的高技能職業。因此,隨著市場開始消化大型科技股以外行業的「人工智能溢價」,這集中的市場很可能開始向外拓闊。(jl/k)~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
港交所(00388.HK)主席史美倫表示,對「港幣–人民幣雙櫃台模式」有很大信心,現時不少企業正觀望首批21隻雙櫃台證券的情況,預計未來會有更多公司加入,而港交所下一步將推動港股南向通增設人民幣股票交易,降低內地投資者投資香港市場的匯兌成本。 她續指,隨著人民幣國際化水平提高,港交所將進一步豐富人民幣風險管理產品,目前正積極籌備國債期貨,希望能為投資國債的國際投資者提供風險管理工具。(mn/da)~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人民幣兌美元即期今日(9日)升34點,收報7.1241兌一美元。截至下午4時35分,人民幣夜期跌132點。離岸人民幣則挫158點,報7.1367兌一美元,較在岸價低水126點。(mn/da)~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