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警告與市民期望

五六月是香港雨季,暴雨幾乎必定發生。天文台的暴雨警告每年都受市民批評,而天文台每次都表示跟足指引發出警告。市民的期望跟天文台的做法是否存在落差?暴雨警告是否已過時?[[MORE]]

天文台的暴雨警告始於1992年5月8日的一場大雨。當時的教育署指責天文台發放訊息不足,天文台隨後設立暴雨警告,轉眼已經二十五年。當年互聯網仍未普及,天文台亦無提供分區天氣資訊,市民日常生活都依賴天文台的警告進行。二十五年後,網上資訊發達,市民可以輕易透過手機了解各區天氣情況,遇到惡劣或特別天氣時,更可在社交平台上載相片及影片分享經歷。

天文台的暴雨警告信號分為黃、紅、黑三種。除了黃色暴雨警告有預警性質外,紅色及黑色暴雨警告都是按實際雨量而發出,屬於「報告」。而暴雨一般不會持續太久,所以當紅雨或黑雨發出後,往往出現雨勢停止甚至有陽光的情況,為市民所詬病。

暴雨強度變化大、影響範圍小,預報相當困難,經過二十五年的研究,進展仍然不多,預報的準確性仍然偏低。當暴雨發生時,可能只影響個別地區,而受影響的區域亦會隨時間改變。天文台的暴雨警告針對「廣泛地區」的「持續大雨」,要求相當苛刻,多年觀察亦有「偏重維港兩岸、忽略新界地區」的情況。現在香港人口分佈已並非集中於維港兩岸,跨區上班上學的情況非常普遍,如果警告無法照顧市民的需要,受到批評是意料中事。

二十五年前,香港在暴雨下如常運作;暴雨警告設立二十五年後,市民在黃雨及紅雨下繼續活動,只是多了一個對黑雨的「渴求」,希望得到額外假期(往往亦是批評天文台的源頭)。換句話說,黃雨及紅雨對市民並無警告作用(除了紅雨影響學生上課)。有見及此,澳門的暴雨警告系統亦早已由紅色(一個氣象站兩小時錄得50毫米雨量)及黑色(一個氣象站三小時錄得100毫米)簡化為單一的暴雨警告(未來兩小時有50毫米雨量)。暴雨警告發出後,學校停課,但市面如常運作。

其實,天氣是生活的一部分,惡劣天氣會影響生活,帶來不便。與其總是一覺得不便就埋怨,不如適應環境,多了解及認識天氣,及早做好應變,面對惡劣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