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利A股人幣國際化

星島日報相片

【星島日報報道】連續第四年「闖關」,中國A股終於成功「入摩」。投資界認為,短期看,「入摩」會給A股帶來新的境外投資新資金。長遠而言,與MSCI互動,是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及A股國際化的重要一步,更是內地股市擴大對外開放的里程碑。與此同時,「入摩」也改變中國A股在全球基準指數中代表性「嚴重不足」的局面,MSCI指數將更加完整。 去年6月,MSCI第三度拒絕A股「入摩」,理由有三個:QFII政策的兩成贖回額度限制、上市公司停牌復牌制度不規範,及A股相關金融產品的預先審批限制。中證監副主席方星海昨表示,針對境外市場中國股指衍生品的推出,中證監堅持兩條底 ,一是不能影響國內金融穩定,二是重要衍生品流動性需要留在國內。 他強調,中國「入摩」首先要有境外投資者可以投資,滬港通、深港通推出解決了問題。由於MSCI今後會納入更多A股,理論上是達到30%,滬港通、深港通每日額度可能不夠用,未來可能通過改革QFII等方式解決額度問題。 頻繁停牌將踢出指數 針對上市公司大規模停牌現象,方星海指出,上市公司如果頻繁停牌就會被踢出指數,促使上市公司不能隨意任性停牌。他透露,原本談下來的「入摩」股票是230隻,因為停牌因素,減少8隻。 評級機構穆迪昨指出,未來幾年A股將全面納入MSCI指數,估計會佔MSCI新興市場20%的權重。上交所資本市場研究所所長施東輝預期,國際投資者會平穩地投資A股市場,不會出現爆發式資金湧入。 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