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定國稱安全是發展的前提 須認真及正面看待國家安全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出席香港法律周閉幕活動致辭時表示,安全是發展的前提,香港是充滿機遇的地方,但如果沒有安全可靠的環境,夢想將成為幻想,因此需要認真及正面看待國家安全問題。 林定國指出,制定國家安全法律並非只是憲制義務,同是有實際需要,而國安法的本質是「保護性」,並非「入侵性」;是防衛而不是攻擊性質。他以注射疫苗比喻國安法,表示打疫苗可能被認為是入侵身體,但其實是為保障健康和生命,免受不同病毒造成潛在傷害。
好多人越來越注重健康,食堅果零食代替食薯片,以為好健康,其實好可能墮入致肥陷阱!早前消費者委員會(下簡稱消委會)公佈「33款花生堅果營養大檢閱」調查報告,發現原來好多款堅果脂肪含量都出奇地高!大家在進食堅果時,記得要適可而止。
【Now新聞台】醫務衞生局擬引入非本地培訓護士,當中經特別註冊或登記護士於本港工作滿5年,經機構評核後可轉為正式註冊或登記護士。護士協會認為,免試屬於合理安排,但期望引入評核。 本港護士人手持續短缺,醫務衞生局提出修例,引入非本地培訓的護士,包括以特別註冊或登記方式,申請人在香港以外地方取得大致上可與管理局認可課程比擬的資格,完成課程後,要有最少三年診所或醫院全職臨床經驗,就可在衞生署、醫管局等機構工作工作不少於5年,經過機構評定後,毋須通過任何考試,可以成為正式註冊或登記護士。而經有限度註冊或登記途徑,同樣需要取得課程資格,但只需有至少一年全職臨床經驗,就可在衞生署、醫管局、護老院舍等機構工作,不過日後就不能成為正式註冊或登記護士。護士協會指,同意引入這批護士紓緩人手問題,但是非本地培訓護士需時適應工作流程。護士協會主席謝健強:「使用的工具有少少不同,例如現時我們有用住院病人藥物處方系統派藥,或者海外已經有些地方有用電腦輔助派藥。(機構)內部會根據護士管理局的標準,來評核他的工作表現,在(工作年期)中途可以有評核就會好一點,不過就要看,相關機構的資源、配套是否可以做到。」醫療衞生界議
【on.cc東網專訊】冬季流感高峰期將至,截至昨日(7日),急症室每日平均首次求診人次超過5,500,內科病房床入住率達101%,兒科病房床入住率達97%。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科部門主管李國彪指,復常後,兒科病房床的入住率一直高企,即使暑假期間稍有
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科部門主管李國彪表示,復常後,兒科病房床的入住率一直高企,即使暑假期間有稍微回落,現在仍處於高水平,但強調仍可應付入院需求。 李國彪表示,兒童入院個案,多是呼吸道感染,形容病源「百花齊放」,近期的個案中,不少是多過一種感染,甚至3至4種同時感染都有。現時入院的個案中,鼻病毒及腸病感染佔四成。他呼籲家長盡快帶子女接種流感和新冠疫苗。 醫管局聯網運作總行政經理李立業則表示,隨著天氣逐漸轉冷,亦有長假期臨近,醫管局已做好預案及應變計劃,嚴陣以待,應付服務高峰期,例如一旦兒科入院數目超出該院可應付的病床數目,便會考慮其他措施,包括加開病床,或轉用其他轉科病床,暫時照顧兒科病人。他又強調暫時無發現有新病毒感染個案。
政府提出修訂《輔助醫療業條例》,建議容許物理治療師和職業治療師毋須經醫生轉介直接提供服務,但病人需要出示12個月內的診斷紀錄。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在立法會一個委員會表示,有關安排不等於免診斷,強調要以病人福祉為依歸,同時平衡專業意見,顧及市民健康風險。 議員林素蔚表示,收到物理治療師及職業治療師團體的意見,認為修例是「換湯不換藥」,又關注當局有否參考其他國家的做法,做到完全免轉介。盧寵茂回應,尊重物理治療等界別,當局有參考外國的情況,但並不是「抄」。 醫療衛生界議員林哲玄關注,病人要出示12個月內的診斷紀錄是否可以電子病歷代替。盧寵茂表示,文件不一定要紙本,但必須由病人出示,確認曾經看過病。他又說病徵應該屬於常見疾病,例如膝關節炎等退化毛病。 保險界議員陳健波表示,開放專職醫療是好事,但期望容許有關人員獨立運作,有如普通醫生一樣處理。盧寵茂重申物理治療師並非醫生,醫生亦不是物理治療師,大家各司其職,發揮專職的能力。 議員陳凱欣提到部分病人接受義診,醫生可能只是口頭診斷,未必有紙本證明。盧寵茂說,所謂的義診要符合醫委會守則,如有錯誤的診症決定是嚴重的事。
【Now新聞台】醫管局預計將會進入冬季流感高峰期,會增加人手及加開病床應對,周末及假期的普通科門診會額外增加名額,亦會以特別酬金吸引醫護加班,必要時,會重新啟用北大嶼感染控制中心。 踏入冬季,甲型流感及新冠病毒感染個案都有輕微上升的趨勢,星期四有大約5000人次到公院急症室求診,內科病房整體入住率超過百分百,兒科病房亦接近九成七,醫管局形容屬高企水平。東區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科部門主管李國彪:「那些病源,不是單單一兩款是主流,我們都發現是百花齊放、五花八門,近期來說,我們較擔心那些病童不只受一種病毒感染,而是多過一種,甚至兩種、三種,甚至四種的多重病毒感染個案。」醫管局預計隨著天氣變冷,對醫院服務需求增加,會加開臨時病床,並用特別酬金鼓勵醫護加班,又會加強資深醫生巡房次數以及化驗服務,希望可加快病床流轉。另外,周末及假期會在普通科門診額外增加5至10%服務名額,當中18間會在聖誕及農曆新年期間加強服務。醫管局總行政經理(聯網運作)李立業:「現時香港北大嶼山醫院感染控制中心仍是備用狀態,必要時如果真的很差的情況,我們是可以啟動的,不過我自己都覺得,做了剛才提過的措施,我都有信心,這個冬天我們
【Now新聞台】九龍醫院精神科病房新冠群組,再多五名男病人確診。 九龍醫院一個精神科男病房早前爆發新冠感染群組,院方經追蹤調查後,發現再多五名男病人確診,年齡介乎21歲至42歲,其中一人已經出院,其餘四人正接受隔離治療,目前情況穩定。院方指,已加強感染控制措施,會繼續監察病房情況。#要聞
衞生署近日公布一宗懷疑美容過程中引致一名市民感染膿腫分枝桿菌。有皮膚科專科醫生指,由於膿腫分枝桿菌具有抗藥性,令抗生素療效有限,另外也有機會需要以手術引流膿液,及切除感染組織,而膿腫分枝桿菌若留在皮膚內的注射物質內,即使手術亦難以徹底清除,結果令感染者的臉部不停出現感染的徵狀,形同「毀容」。
本港新增一宗類鼻疽確診,患者是一名居於小西灣有長期病患的65歲女子,目前情況穩定。 患者在上月28日開始發燒、腹痛、咳嗽、流鼻水和呼吸困難,本周二因徵狀持續,到瑪麗醫院急症室求診,同日入院,她的臨床樣本證實對類鼻疽伯克氏菌呈陽性反應。 中心正調查個案的感染源頭,流行病學調查仍在進行中。
(法新社東京6日電) 日本參議院全體會議今天修正通過大麻取締法等,解禁以大麻草提取成分作為原料的醫藥品,最快將在2024年施行,同時加強對娛樂用大麻的禁令。日本現行法令僅禁止持有及種植大麻,但沒有針對使用訂定罰則。
牙周病是都市人常見的牙科疾病,是在牙齒周圍組織出現的疾病,主要由黏附在牙齒表面的牙菌膜所引起的。大多患者最初時期會在刷牙出現流牙血及有口臭等症狀,如未有及時接受治療,病情會持續惡化,最終甚或導致牙齒脫落。因此,大家不能忽視牙周問題,下文將為大家詳細分享牙周病的成因、症狀及預防治療方法。 牙周病主要成因是口腔衞生欠佳所引致 牙周病是指牙齒周圍組織的疾病,主要成因是口腔衞生欠佳所引致。當我們未有妥善清潔口腔時,便會導致牙菌膜及細菌在牙齒周圍積聚,引起牙齦組織發炎。如患者未有加以理會問題,牙菌膜及細菌會長期積聚在牙齦邊緣,細菌更會利用口水中的礦物成分分泌毒素,鈣化成牙石,由於牙石的表面十分粗糙,容易令更多牙菌膜積聚、發炎,從而令牙齦炎慢慢演變成牙周炎,繼而出現牙周袋、牙肉及牙骨收縮,最終更會導致牙齒脫落。 不同階段的牙周病,症狀有何不同? 早期牙周病的症狀主要是患者刷牙時偶爾出現流牙血、或用牙籤剔牙時偶爾會有流血情況。及後,患者逐漸出現牙肉流血及紅腫的情況。如患者未有及時處理問題,病情會持續惡化,導致牙肉流血及紅腫的情況亦會愈益嚴重,甚至每日刷牙時都會流牙血。 至於中、後期的牙周病患者,大多
九龍醫院精神科男病房多5名病人確診感染新冠病毒,其中1名病人早前已經出院,其餘4名病人仍然留醫,正接受隔離治療,情況穩定。 5名病人年齡介乎21歲至42歲,院方已根據既定指引加強感染控制措施,並會繼續緊密監察病房病人情況,並將有關個案呈報醫管局總辦事處及衞生防護中心作出跟進。
衞生防護中心正調查一個登革熱感染群組,涉及兩宗有流行病學關連的外地傳入個案。 首宗個案涉及一名早前公布的16歲男病人,過往健康良好,自上月29日起出現不適、肌肉骨骼疼痛及發燒等病徵,及後於胸部和背部出現皮疹。他同日到嘉諾撒醫院求診,翌日入住瑪麗醫院,現時情況穩定。 初步調查顯示,病人曾於上月19日至24日期間參與一個泰國遊學團,並居住於當地一個鄉村度假村,他曾到森林遠足,以及被蚊叮。 第二宗個案涉及一名43歲男病人,他是遊學團同行人士,過往健康良好,自上月26日起出現發燒、肌肉痛和皮疹等病徵。他曾向私家醫生求診三次,現時情況穩定。 中心已對遊學團的其他同行人士展開流行病學調查。初步調查顯示,三名參與者出現病徵。 最新監測數據顯示,一些亞洲地區包括孟加拉、馬來西亞、台灣和泰國的登革熱個案數字較去年同期為高。如從受登革熱影響地區回港,應在14日內繼續使用昆蟲驅避劑,若感到不適,應盡快求醫。
為應對冬季流感高峰期,醫管局已制定應對計劃。醫管局總行政經理李立業醫生表示,計劃加開103張新病床、聘用中介護士和支援人員、實施特別薪酬計劃,以增加醫護人手、服務高峰期期間,為普通科門診診所提供5至10%額外服務名額、18間普通科門診亦會在聖誕及農曆新年長假期期間加強服務。 另外,在汲取新冠疫情的經驗後,醫管局將加強對安老院舍長者的外展服務支援,並在合適情況下提供遙距醫療服務,又會啟動緊急應變指揮中心,確保醫管局整體設施和資源能夠有效調動。李立業又說,北大嶼山感染控制中心仍是備用狀態,必要時可以啓動,但在醫管局的應對措施下,有信心可以應付這個冬天。 瑪嘉烈醫院內科及老人科副部門主管楊耀昌表示,近日冠狀病活躍程度保持平穩,而目前本港流感的活躍程度維持低水平,陽性百分比為4.52%,低於9.21%的基線水平。 截至昨天,本港公立醫院兒科病房入住率達97%,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科部門主管李國彪說,較擔心多重病毒感染的兒科個案,呼籲家長為子女安排接種流感及新冠疫苗。
【Now Sports】般尼茅夫後備門將蘭度夫在周二的一場預備組比賽前,有感身體不適要由擔架抬走,幸最後證實無大礙,可自行回家。這場對陣葉士域治預備組的比賽,蘭度夫(Darren Randolph)原定是正選,但他在賽前熱身時感到身體不適,需要接受治療,並用擔架抬走,而比賽也因此推遲了10分鐘才展開,守門員當然不是這位前愛爾蘭國腳。預備組教練干奴事後證實,這位36歲門將無大礙,在通過所有體檢後,已經自行離開球場:「他熱身時感到不適,需要治療,所有人都在幫助他,很高興他沒甚麼事,感覺好多了,只是遺憾他未能上陣,但顯然健康才最重要。」蘭度夫在今年一月由韋斯咸加盟般茅,但從未替一隊上過陣,而現在也淪為尼圖及安特利拉度之後的3號門將。【英超】水晶宮VS般尼茅夫Now TV 625台07/12 03:30直播Now E 同步直播
兩款治療癌症新藥首次按全新的「1+」新藥審批機制評審後,獲批准在港註冊。兩款癌症新藥是不同劑量的口服標靶藥,用作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適用於傳統化療藥物無效或不適用的病人。 政府發言人表示,在新機制生效一個多月內,已有新藥可獲批准註冊使用,令有效的新藥能更早用以治療嚴重或罕見疾病,顯示全新「1+」機制有效運作,並體現「好藥港用」的政策目標。新機制有助強化本地藥物審批能力,是香港有序邁向成為國際認可的藥械監管權威機構,並發展為國際醫療創新樞紐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新一份《施政報告》公布的「1+」機制於上月1日正式生效,當局收到近50間藥廠查詢。在新機制下,用以治療嚴重或罕見疾病的新藥註冊申請,在符合本地臨床數據支持等要求後,只須提交一個指明參考地方的藥物監管機構發出的註冊許可,經本地專家評估及管理局審批後,便可以在香港註冊。
醫管局表示,隨著天氣逐漸轉冷,亦有長假期臨近,已做好預案及應變計劃,應付服務高峰期,包括加開病床,普通科門診診所額外增加服務名額等。 另外,截至昨天,公立醫院兒科病房入住率達97%,入院個案多數是呼吸道感染,近期的個案中,不少是多過一種感染,甚至3至4種,醫管局呼籲家長盡快帶子女接種流感和新冠疫苗。,包括加開病床,普通科門診診所額外增加服務名額等。 另外,截至昨天,公立醫院兒科病房入住率達97%,入院個案多數是呼吸道感染,近期的個案中,不少是多過一種感染,甚至3至4種,醫管局呼籲家長盡快帶子女接種流感和新冠疫苗。
立法會昨日首讀及二讀關於「預設醫療指示」和「不作心肺復甦術命令」的《維持生命治療的預作決定條例草案》。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副教授鍾一諾表示,訂立法律框架後會增加對醫護人員保障,可消除法律上疑慮。他舉例指,有癌症病人訂立了預設醫療指示不接受搶救,卻因意外撞車昏迷,與預設指示內容是兩回事,救護人員出於良好意願搶救病人,亦有法律保障。 鍾一諾在本台節目《千禧年代》表示,當局有需要增加醫護對預設醫療指示的培訓,特別是接觸晚期病人的醫護人員。他說,針對大眾的教育亦要增加,很多市民不清楚甚麼是預設醫療指示,強調有關指示是讓臨終病人訂立,一般成人如非病人則無需要訂立。 不過,「毋忘愛」總幹事楊美蓉在同一節目表示,根據機構經驗,很多年輕人也會訂立預設醫療指示,例如有機會打波後突然陷入昏迷,變成植物人,不想作入侵性治療搶救,有關預設醫療指示也可生效。 楊美蓉說,他們協助病人訂立預設醫療指示,會要求病人必須與家人商量,因為往往病人到臨終階段,無論家人決定搶救與否,也可能會有遺憾,因此要考慮家人感受,而最終病人若已昏迷,也要由家人向醫護人員出示文件。
康寧傑瑞製藥-B(09966.HK)公布,KN026聯合多西他賽一線治療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陽性復發或轉移性乳腺癌(BC)的兩年半隨訪數據,已於12月5至9日在美國德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市舉行的2023年聖安東尼奧乳腺癌(SABCS)大會上,以壁報形式(展示ID:P01-29-02)發布。 公司指出,KN026聯合多西他賽的耐受性良好,在一線治療HER2陽性BC中顯示出卓越的臨床獲益。經過兩年半的隨訪,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為27.7個月,24個月的總生存期(OS)率為84.1%,在未觀察到任何新的安全性信號的情況下表現出非常卓越的療效。(jl/cy)~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