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實幹團隊 減內耗拼經濟

【經濟日報專訊】候任特首林鄭月娥公布管治團隊,大部分是現屆官員或政務官晉身。以政務官才能,守成絕無問題,惟香港除政治需休養生息,更需經濟開拓,故公眾期望新政府能適度有為。 AO嫻熟制度 有效落實政策 新班子名單,早已經多個消息人士放風,故已在意料之內;惟與林鄭當選時表示,會從不同渠道尋找合適管治團隊人選,並承諾財金班子會「引入好多新血」,則明顯有落差。 財金班子固沒大換班,在3司13局,除了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是唯一外來新血,3位司長留任,其餘局長不是留任,就是從政務官中擢升或調任,跟外界期待引入新血、新思維、新觀點亦有差別。底因相信是政治氛圍令廚房太熱,有能力又願意加入政府,且林鄭與中央都同意的人選實在不多,林鄭最終惟有重用政務官。 但這並非壞事,正如林鄭所說,這些司局長是實幹型,埋位可馬上做事,毋須磨合期,因政務官嫻熟政府制度、慣於遵從程序公義,在推動公務員落實政策上可望更加有效率,而且較易獲得市民信任。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更在回應外界指他們只是「二流」時,強調他們是跟立法會「互動交流、容易交流」的「易流」團隊。 政治休養生息 經濟要握機遇 事實上,經歷過去幾年折騰,市民期待新政府能減少社會紛爭,不要主動挑起矛盾,在政治上可和解的盡量和解,做到和而不同。政務官大多是實幹型,林鄭應好好把握這個優勢,將全副心思都放在改善民生經濟,避免引發社會強烈爭議,政治上盡量休養生息。 但在經濟上,新政府必須適度有為,一來是高樓價令上車愈來愈難,民怨日積,且樓泡嚴重,不幸爆破將威脅經濟與社會穩定。何況美國持續加息和即將縮減資產負債表,或令樓市泡沫在林鄭任內爆破,故如何盡快緩遏樓價拆彈,已是林鄭團隊首要任務。 此外,大灣區和一帶一路是中央力推國策,香港既需把握好機遇,為正減速的經濟引擎增加新動力,政府更要讓市民能分享到經濟成果,並設法藉機提高社會流動性,避免資源被擠壓及貧富懸殊加劇。 政治上休兵,經濟上開拓,正是市民對林鄭團隊的適度有為期望。但香港政情複雜,新政府宜先在一些關鍵而爭議較少的範疇做出一定成績,爭取公眾信任,有利未來施政。
更多經濟日報網站內容, 請登入hk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