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4萬噸廢紙圍城 環保災難全民埋單

現時每月全港廢紙量約4萬噸,接近97%出口至中國。(李志湧攝)
現時每月全港廢紙量約4萬噸,接近97%出口至中國。(李志湧攝)

第4波疫情愈發嚴峻之際,本港更需面對廢紙圍城的環境衞生隱憂。內地早在3年前開始收緊回收政策,但港府懶懶閒,直至下月起內地將實施全面禁止廢紙進口,港府仍未有定案。現時全港逾九成廢紙由內地接收,有出口商坦言轉運到東南亞令成本倍增,或會停收廢紙,最快下周實施,依賴賣紙皮維生的拾荒者亦生計不保。環保團體批評政府現時的資助只為回收業界「吊鹽水」,促請政府盡快與內地商討開放特別配額,否則廢紙圍城定必再臨。有議員斥廢紙會加劇細菌散播風險,同時影響公共衞生,加大本港應對疫情壓力。

現時每月全港廢紙量約4萬噸,接近97%出口至中國,並受制於內地廢紙進口配額及批文,但自明年1月1日起,中國政府將全面禁止廢紙等廢品進口,事實上內地早已逐步收緊廢紙入口,並在2017年年底落實調整和收緊進口廢物管理措施,將未經分揀的廢紙,連同其他24種,俗稱「廿四味」的固體廢物列入《禁止進口固體廢物目錄》。

下月停收 出口商斥港府處理差

全面禁止廢紙是意料中事,但港府發現問題至今3年,只是由今年9月起,透過環保署公開招標聘請17個承辦商,以合約期首半年每公斤廢紙不低於7毫的價錢,向進行回收本港各區街角回收店、流動回收車、前線收集者等收集廢紙,並在本地進行篩選、分揀及打包等工序後,把廢紙出口至內地或海外,望提供誘因鼓勵回收,防止棄置。

現距離內地「停收死線」只餘兩周多,處理本港日後廢紙的相關政策仍未出台,影響整條回收業鏈。有出口商批評政府與內地溝通、處理緩慢,「1月1日之後係點,成個業界都唔知。」他表示若內地不願接收,運送東南亞的過程遙遠,增加成本,直言在政府沒有資助出口情況下,揚言未必會再收紙,屆時紙價必有所回落。

現時回收價每斤由8毫至1港元不等,回收商海港(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彭先生指回收因素不穩,估計定價至少下跌兩成,甚至在下星期起停收,現時自己的倉可存放約300噸廢紙,大概可維持2至3星期。元朗有回收店職員陳先生表示,早兩年因內地停收廢紙,「搞到成街廢紙」,政府終須插手。他稱,香港回收發展多年來停滯不前,若非依靠出口內地,本地根本無法應付。有拾荒者直言自己角色被動,若停收廢紙將少一份收入幫補家計,生活開支更加緊絀,或須依靠綜援。

議員憂亂棄廢紙 加劇細菌散播

香港環保廢料再造業總會會長劉耀成承認,進口內地廢紙批文在本月20日完結,現時已聯繫東南亞多國如泰國、越南等,最快可在本月20日起開始接收廢紙,回收成本將會較內地貴逾4倍,但他坦言東南亞國家在接收一、兩個月本港廢紙後亦會有一定壓力,因隨多國開始有疫苗供應,疫情緩和後航運業恢復,運輸成本價格回落,歐美廢紙的競爭力回升,本港廢紙質量較遜色,難有出路。

環保觸覺創辦人譚凱邦批評,政府應預示危機多時,但卻漠視情況,坦言以現時本地回收配套,無法符合內地進口要求,加上疫情下,更多人網購就更多廢紙,所以「廢紙圍城」必然發生。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朱漢強批評政府現時資助計劃只為業界「吊鹽水」,撥用公帑不是長遠對策,又斥政府與內地商討多時,仍未就開放特別配額或特別通道予本地廢紙出口商達成協議,認為長遠是送往內地之餘,亦應加快回收廢紙廠落成。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成員柯創盛又指,屆時隨處丟棄廢紙會加劇細菌散播風險,望政府加快處理情況,以免影響公共衞生。

環保署死撐會向國家反映實況

環保署回覆指,一直與國家生態環境部及相關部委保持溝通,了解及掌握最新政策和措施,同時亦會向國家反映本地回收市場情況和回收業界的各種意見,探討為本港資源循環回收方面帶來新機遇,並協助本地廢紙業界開拓其他出口市場。該署首次推出廢紙收集及回收服務,經公開招標後向17個承辦商批出服務合約,每月合共處理約4萬至8萬公噸廢紙。承辦商已於今年9月18日起陸續開展服務,近月出口量平均每日約1,600公噸,每公噸服務費約港幣$580至$600不等。由於承辦商的服務費會以買方紙廠最終接收的廢紙量計算,有關金額仍在整理中。



一旦停收廢紙,拾荒者生計亦受影響。
一旦停收廢紙,拾荒者生計亦受影響。
棄置的紙皮隨處可見。
棄置的紙皮隨處可見。
本港垃圾分類回收效果並不理想。
本港垃圾分類回收效果並不理想。


【相關搜尋】黃錦星:香港逼切需要源頭減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