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排.專訪】劉梓浩兩度重生 細説癌症留下的生命啟示

【體路專訪】劉梓浩/王沛林這對沙排拍檔,曾經贏過全國巡迴賽總亞軍,亦多次為香港沙排創下新歷史。兩人2018年4月如願打入雅加達亞運,出戰首場小組賽時,劉梓浩一度發燒並不適送院,當地醫生建議他中斷比賽返港檢查,發現白血球指數出現異常突變、血小板偏低及貧血情況。1周後,劉梓浩證實患上血癌,並開啟之後3年像夢境般的人生。

「當刻反應是十分愕然,與很多病人一樣,第一個反應是『點解會係我……』一個正常健康的人,打比賽途中突然被告知患癌,很不相信這是真實的。」等待報告的那一星期,劉梓浩已經「打定輸數」,唯有思考後續如何治療,「當時我見到醫生,而家人也在場,我第一下便問醫生『我仲可唔可以生BB』,因為我知媽媽應該很想抱孫,但現在回想起覺得很好笑。」

劉梓浩不敢詢問太多關於病情,未想到該抱著甚麼心態過著餘生,倒不如把每日當成最後一天去珍惜所有。話雖如此,敵不過好奇心的他還是偷偷地找「Google大神」幫忙,「存活率都只是數字,我寧願知得更少,讓自己開開心心過日子更好,亦可以提醒我去珍惜一切。不過自己暗中都會查Google,但就從來不會問醫生復發、存活率的問題。」

他透露病情嚴重時,走幾級樓梯便會喘氣、容易出現瘀傷、免疫力下降等問題,形象與一向活躍的他判若兩人。患癌之前,劉梓浩在運動生涯中最大低谷是2016年時遇上椎間盤突出,「其實兩次經歷都相似,要有很大的耐性去跟傷患、疾病共存再去面對。當時最嚴重是坐2分鐘就背痛,要經常躺在床上。」

不同的是,癌症所經歷的是生離死別,非一般傷患能所比擬。萬般帶不走的道理使他能克服離別,但是唯一放不下的是各種關係和情感,亦是他與世界最真實的連結:「物質上我真的沒有所謂,而這個病都令我在康復後學會放下,不過家人、朋友等關係是我最著緊的東西。雖然接受生離死別,但一諗到家人圍住床邊哭的情景,是我最不想發生的事……」

與家人的關係可説是他最大的包袱,曾經周遊列國為港出賽的他,卻未曾體驗過家庭旅行的樂趣:「其實我未試過與他們一齊旅行,自從我有記憶開始都未試過。」在外地比賽、訓練一直是「劉梓」生活的全部,即使留港亦甚少陪伴家人,直至患病當刻才感到後悔,「可能是性格問題,由小到大我都甚少與家人分享感受,不會表露真實的自己,只想自己肩負起一切。這個病唯一的得著是使我成功拉近與家人的關係,我經歷著生死,他們都面對親人有機會離去,令大家都更重視對方。」

不幸中之大幸是,劉梓浩的兩位姊姊都符合骨髓移植的條件,在2019年初接受手術化療再經歷化療,大約半年時間後他已回復正常人的生活。同時間他重拾排球事業,在開學後擔任4間中、小學的排球教練,未幾疫情來襲令他再度告別排球,康復後1年更迎來壞消息,「本身想練好狀態後嘗試報一些本地賽,但疫情來到都沒辦法,唯有當是養病休息,怎料癌細胞會在這時候復發。」他透露最壞情況是血小板度數僅剩正常人的1成,而入院前一周「劉梓」曾在家中煮午餐時發覺流鼻水,用紙巾一抹時驚見滿是鮮血,使他急需送院再次與癌魔搏鬥。

雖然有過一次經驗,但「劉梓」表示復發後的痊癒機率更低,與死亡的距離更近。醫生建議使用新型標靶藥,以減少骨髓中殘留壞細胞及增加骨髓移植的成功率。然而他在用藥後的積蓄所剩無幾,因此決定發起眾籌,希望籌得60萬港元。其中將50萬用作標靶藥費用,另外10萬則用以應付住院、治療等其他必須醫療開支,及術後康復的日常基本開支。

結果眾籌僅在1日之內以250萬港元超額完成,當晚他在社交平台撰文致謝一眾有心人,並認為在疫情難關當前,更體現出香港人彼此間的守望相助,「若然沒有人支持我,我應該不能坐在這裡接受訪問,很難得大家經歷難關時仍肯去幫人。我可以説是全港首個接受新療法的病人,其實很多病友都有這個問題,但始終這款藥成本貴,同時亦有人比我更需要接受治療,所以我現在都希望盡力幫他們,解答一些關於眾籌的問題,以及幫助他們宣傳眾籌。」完成眾籌後的半年,「劉梓」再度重生。

離開最熟悉的球場,但越不去想排球便越想起它,「其實最初有事嗰陣,做完第一次化療都忍唔到手打波,志在去曬下太陽,掂下個波,當然冇同醫生講啦!」首次康復後,「劉梓」在去年3月曾隨港隊到泰國集訓,直至最近球場解封,他亦有一整年沒有接觸排球,「上星期球場重開,不知為何那次才有很大感觸,踩落沙那刻感覺像回家,歸屬感都回來了。能重新拿起排球確實不容易,我都形容不到再次拿起排球的感覺,總之很開心。」

王沛林(左)於「劉梓」入院初期時,跟他一齊剃頭為他打氣。
王沛林(左)於「劉梓」入院初期時,跟他一齊剃頭為他打氣。

可惜大病初癒的「劉梓」暫時未有復出計劃,更與拍擋王沛林黯然拆夥,「最初從亞運途中返港,當刻他已經十分失望,始終很難才爭到資格,我們本來想在當屆亞運賽後一起退役,但結果很可惜。」沛林希望等待拍檔回歸,再去出戰4年後的杭州亞運。然而,「劉梓」深知屆時實力將大不如前,故不敢抱有回歸全職的想法,「將來可能都會打本地賽,但應該不會以全職身份去做,當時不敢與他坦白是怕他失望,但拖下去不是辦法。後來在首次康復期間跟他打個電話,分享我的想法。」

「劉梓」感謝沛林一直以來對他的支持,住院期間亦有定期送上慰問,並理解他對於離開的決定:「他聽到我的感受都有點意外,但都明白及尊重我的決定,所以我十分感激他。我們的年紀相若,在配合度上亦相當純熟,但因為中間的事未能令這個組合延續下去,我也覺得很可惜。」放眼未來,即使撇除運動員的身份,但「劉梓」打從心底內希望以其他身份回饋沙排,將知識和經驗分享予年輕一代,見證未來的香港沙排創造新的一章。

圖、文:李子正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沙排.專訪】劉梓浩兩度重生 細説癌症留下的生命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