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大館|保留域多利監獄B倉 狹窄囚室需軟硬件上配合活化

活化大館|保留域多利監獄B倉 狹窄囚室需軟硬件上配合活化
活化大館|保留域多利監獄B倉 狹窄囚室需軟硬件上配合活化

自開幕以來一直廣受男女老少歡迎的大館,是馬會與香港特區政府合作保育活化中區警署建築群的成果。建築群由三組法定古蹟造成--前中區警署、中區裁判司署和域多利監獄。大家有留意到它們分別由哪些建築物組成嗎?

以域多利監獄為例,其實是由A倉到F倉、紫荊樓和監獄操場等部分組成,位於中區警署建築群的上方。囚倉落成於1862年至1931年不等,年份最大差距超過三分之二個世紀。雖然囚倉興建年份不同,它們的建築風格皆以實用功能為主。當中保留得最完整的是落成於1910年的B倉。

狹窄的百年囚倉

B倉結役前一直都用作囚禁囚犯,而由於位處整個域多利監獄的中心地帶,它曾經是獄中保安級別最高的囚倉。B倉樓高三層,空間狹窄,樓梯兩旁的通道僅僅容許一人通過,而狹小的囚室當年通常要容納三個囚犯,據口述歷史的人士所講高峰時甚至要住上七人,擠迫情況無法想像!

從安全出發 軟硬件上配合活化

要將昔日重門深鎖的監獄活化成對外開放供公眾參觀的歷史景點,大館的專業團隊除了針對建築物結役後日久失修而需要進行加固修繕,還要因應建築物用途改變而作出硬件和軟件上的配合。

大家若細心觀察,會發現隱藏在B倉地面樓層投影屏幕背後是通往一、二樓監倉的樓梯,均沒有對外開放。以實用性為主的B倉,一、二樓間隔其實跟地面樓層相似,假設全面開放各樓層給公眾使用,建築物便需要大量改建去滿足現時建築物條例在結構安全、消防、暢通易達等方面的要求,屆時B倉可能需要進行大量改造,而變得面目全非。相反,團隊以公眾安全為首要考慮因素,並平衡對歷史的詮釋和文物原真性的需要後,決定只開放地面樓層供訪客參觀,透過控制人流和整體建築物的負荷,將改建的幅度減到最低,從而保留了B倉的原有面貌,讓大家現在仍可體驗一下昔日「鐵窗生涯」的景況。

B倉地面樓層投影屏幕背後是通往一、二樓監倉的樓梯,團隊以公眾安全為首要考慮因素,並平衡對歷史的詮釋和文物原真性的需要後,決定只開放地面樓層供訪客參觀,從而保留了B倉的原有面貌。(拍攝於疫情前)
B倉地面樓層投影屏幕背後是通往一、二樓監倉的樓梯,團隊以公眾安全為首要考慮因素,並平衡對歷史的詮釋和文物原真性的需要後,決定只開放地面樓層供訪客參觀,從而保留了B倉的原有面貌。(拍攝於疫情前)

活化工程新發現

在保留原真性的前提下,大館活化工程中其中一項「追源溯始」的工作是油漆分析,將層層的油漆抽絲剝繭以推斷建築物的原貌,協助了解歷史文物保護的範圍和方向。

圖片顯示其中一個於顯微鏡下的大館油漆樣本,可見到這個大約厚1.2 毫米的樣本已包含了多層油漆。
圖片顯示其中一個於顯微鏡下的大館油漆樣本,可見到這個大約厚1.2 毫米的樣本已包含了多層油漆。

活化工程期間,工程人員在連接C倉的監獄長樓地面通道的位置小心翼翼移除表面油漆的時候,意外發現原來下面隱藏了壁畫,畫了羅馬天主教的平頭十字架圖案。關於這個位置的文獻記載雖然不多,但文物團隊經過一番資料搜集後,了解到這個一度是域多利監獄出入口的位置,曾經改建為小教堂。經過具豐富復修油漆經驗的海外和本地專家一番努力,為壁畫細心進行復修保養,才可將這一頁特別的歷史故事保留下來。

大家到大館參觀的時候,不妨尋找一下這幅被隱藏了的壁畫!

(資料由客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