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冰水、飲橄欖油會健康? 內分泌專科醫生拆解迷思 籲勿亂信網上資訊

有 KOL 在網上以每日浸冰水作主題,並分享大量健康「貼士」,獲超過 18 萬追隨者關注。(harrisoncheung IG 截圖)
有 KOL 在網上以每日浸冰水作主題,並分享大量健康「貼士」,獲超過 18 萬追隨者關注。(harrisoncheung IG 截圖)

網上充斥大量健康資訊,近年亦有一些 KOL 會分享他們的健身、美容,或健康心得。例如近期有 KOL 大談「浸冰水」、「生酮飲食」的健康功效,獲得大批粉絲追隨,同時亦有網民質疑是否有效,甚至批評可能有反效果。

《Yahoo 健康》便就這些健康「貼士」,邀請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唐俊業,解說當中的利弊及真確性。唐俊業循循告誡,指即使是醫護之言,也不是要大家盡信,更重要的是「貨比三家」,盡量聆聽不同資訊,再自行判斷,「如果想要有一個 quick fix,你告訴我怎樣做就是好,那通常都會『中伏』。」

迷思:浸冰水提高新陳代謝?

有 KOL 以「每日浸冰水」為主題拍片,並表示浸冰水可以有大量好處,例如加強血液循環、提高免疫力、新陳代謝,以至改善免疫系統等等。那到底是否真有功效?

唐俊業便解釋,指「Ice bath」源於一些運動員在劇烈運動後,用以加速復原,「冰水可以令某些器官,例如心臟的新陳代謝增加。」他說,運動後會積累乳酸,ice bath 的確可以幫助一些運動員排出乳酸,消除疲勞。

但他強調,這種做法只對一部分人有效,主要是運動員,「通常是一星期,會有數次的劇烈運動」、「他們會藉以增加心臟的跳動,並同時利用水壓,將因為運動而到了手腳的血液,回到身體中央。」

但他提醒,不是每人都會有運動員的體質及需求,而且運動員也不會每天浸冰水,「不是每天睡醒便去做……每日浸冰水,這件事是完全不合理的。」

迷思:浸冰水消炎止痛?

唐俊業說,當我們做完劇烈運動,肌肉總會有一些撕裂,「可能只是輕微的小撕裂,當撕裂後便會發炎、紅腫。」這個時候,低溫的確能幫助紓緩,「你做運動、打球,紅腫的話,有些人也會冰敷,是同一原理。cold press 後會減輕炎症,不會腫得那麼利害。其實也是一些運動後的治療方案。」

迷思:浸冰水改善免疫系統?

「沒有相關數據。」唐俊業指,免疫系統是很複雜的系統,很難輕言「浸冰水」後會「好了」或「差了」,至少在目前的文獻上,仍沒有足夠的資料。他舉例說,有些人會說自己游冬泳,然後身體健康了,但也有人游冬泳之後生病,「都是一些個別例子,因人而異。」

迷思:浸冰水有益無害?

「如果本身有三高,或者有心血管病,便更要小心。」唐俊業提醒,「沖凍水涼」與浸冰水是兩個程度的事情,「凍水涼」至少會有十多度,「是會令血壓提升,心跳增加……會清醒一點。」但冰水則不同,「當血壓提升,然後血液一下子回到心臟,可能會增加心臟衰竭,心肌梗塞的機會。」

迷思:「生酮飲食」是減肥靈藥?

唐俊業解釋,當人體進食碳水化合物後,會轉化為葡萄糖,成為細胞活動的燃料,而生酮飲食是藉由斷食,或大幅減少進食碳水化合物,令血液內葡萄糖減少,身體便會找尋「後備燃料」,即是分解肌肉與脂肪,產生酮,去代替葡萄糖,故名為「生酮」。

他指,在短時間內,這種飲食法的確能燃燒脂肪,但同時也會消耗肌肉,而且若身體內長期過多酮,令身體過度偏向酸性,便可能會中「酮酸毒」,「身體的 pH 值應是 7.4 左右,若低到 7.1、7.2,就可能會中毒。」他強調,即使真的要使用這種飲食法,也只能短時間進行,「不可以一世這樣吃。」而血壓高、或糖尿病人亦更應避免。

唐俊業說,人體一天大約需要 120 至 150 克的澱粉質,會變胖是因為吃得太多,只要消耗的量多於吸收的量,自然會變瘦。

近年不少人吹捧橄欖油的營養價值。(Getty Images)
近年不少人吹捧橄欖油的營養價值。(Getty Images)

迷思:每日飲橄欖油?

對於有 KOL 指油是健康食物,橄欖油更可以「日日飲」,唐俊業則解釋,身體會吸收所有的油份,「不會浪費的」,會把吸收到的油份,都轉化為「三酸甘油脂」。雖然三酸甘油脂是能量的來源,但過多的話,會導致血管粥樣斑塊形成,阻塞血管。「一般來說,如椰子油、牛油,都不建議多吃。」

他續指,油類有很多不同的種類,某些油的確較健康,「例如橄欖油,是有比較多的非飽和脂肪。」但「每日飲當然不可以啦。」

總結:不要追求 quick fix,健康資訊要多看多思考

唐俊業直言,網上不時都會有不同的健康建議,但一些建議在醫學上沒有根據,甚至可能反而有害。他提醒大眾,若想健康,其實正常飲食,然後不要讓進食的比起消耗的多,自然會瘦、會健康。

他說,雖然醫護會有較多健康上的知識,但也不是要求市民就一味聽信醫護之言,反而認為大家認多看多聽,了解不同角度的說法,分析根據,再做出決定,「如果追求一個 quick fix,一聽到就跟從,多數『中伏』。」

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唐俊業
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唐俊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