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研便攜監測儀 兩分鐘分析步姿

張大健親自站上平衡計上,示範儀器怎樣記錄他身體移動的幅度,估計平衡能力。

【星島日報報道】步行姿勢不佳,除影響外觀,更可能產生不適甚至導致勞損。浸會大學物理系客席教授張大健團隊,花四年研發出「便攜式步態分析器」,只要將儀器繫於腰背上步行,即可分析使用者的步行規律和姿勢。團隊又應用相似原理研發「便攜式身體平衡計」,可監測體格健康和評估失平衡而跌倒風險。兩項發明已達臨牀試驗,可用於運動醫學及治療,並在今年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上獲得多項大獎。 「便攜式步態分析器」功能類似市面一些可佩戴的健康監測產品,但它約有一部手機大小,繫於使用者腰背時不但能計步數,還可感應步行上下(垂直)、前後(水平)和左右(橫向)三個方向擺動的數據,只需兩分鐘就能得知使用者的步行規律、姿勢、足弓狀況等。 張大健指,分析演算出步態數據,可以和數據庫結果比對,「可測出使用者有否扁平足、走路呈內八字及『拖步』等問題。」此外,分析儀也能量度每一步的詳細力學數據,所以可用於發掘運動員的潛力,如計算出最佳起步、向前衝的時機等,制訂個人訓練方案。 張大健坦言,傳統分析步行姿勢儀器體積大,要在診所、實驗室進行,整組儀器動輒幾百萬元,單是使用者所站的地墊,一塊要三十萬元,而且一日最多為兩人做測試,「我們研發的步態分析器,預計診所應用只需五萬港元,一日能為二百人做測試」,他又計畫以手機應用程式形式推出市面,部分功能須付費,但有六、七成功能免費予公眾使用。 利用相似的原理,張大健團隊一併研發出「身體平衡計」,記錄使用者站在不平衡平台時身體移動的幅度,估計其平衡力。他指長者失平衡跌倒的意外不罕見,儀器通過測量大腦控制和反應的功能,有助找出人為何跌、跌向甚麼方向等,可預防或減低長者跌倒意外。他續指,傳統平衡器售價約三萬元至十六萬元不等,但浸大研發的平衡計價格將訂為幾百元至一千元,「讓人人都應付到」。 步態分析器和身體平衡計於今年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上,分別獲得運動組優異金獎和金獎,並同獲羅馬尼亞創新科技協會特別大獎。張大健透露正與美國公司合作,有望於兩年內推至個人及醫療銷售市場,兩項產品現須收集更多數據,以建立更詳盡的數據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