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賽格公司初證大廈晃動原因 「卡門渦街」現象曾致吊橋倒塌

卡門渦街現象示意圖。
卡門渦街現象示意圖。

廣東深圳市福田區華強北的賽格大廈自周二(18日)起連日晃動,接報時間均在中午12時至2時前後,猶有規律。深圳賽格股份有限公司周四(20日)回應,同意專家組初步調查指晃動原因是風速、溫度和地鐵運行產生共振,造成「卡門渦街」現象。卡門渦街現象可導致建築物倒塌,較著名例子為美國華盛頓州塔科馬海峽吊橋,在1940年的倒塌事件。

卡門渦街得名於著名力學家馮·卡門(Theodore von Kármán),是流體力學中重要的現象。在特定條件下,當流體繞過障礙物時,障礙物兩側會產生兩道旋轉方向相反,但規則排列的漩渦,如水流過橋墩,風吹過高塔、煙囪、電線等都會形成。兩個漩渦的中間點對齊,猶如街道兩邊的街燈一般,故得名渦街。

1940年11月7日,由美國三藩市金門大橋的設計師之一設計的華盛頓的塔科馬海峽吊橋,通車後五個月內便倒塌,當時有兩人被困橋上,幸成功逃離。翌日,華盛頓州州長宣布吊橋設計牢靠,計劃原樣重建。力學家馮·卡門懷疑有異,經實驗發現吊橋倒塌元兇由共振引起,最終華盛頓州會議決定採用新的橋樑設計,來避免卡門渦街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