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埗主教山配水庫加緊活化 增設玻璃穹頂及樓梯

【on.cc東網專訊】深水埗主教山配水庫古羅馬式建築去年險被清拆,其後在一片保育呼聲之中,獲古物諮詢委員會評為一級歷史建築。政府打算活化配水庫建築,其後讓公眾有限度參觀。繼水務署於今年1月陸續為配水庫進行加固工程後,最新情況是配水庫近日加設了玻璃穹頂、樓梯及人造草皮等設施,美化了原本一片枯黃的遺址範圍。惟署方仍未就何時開放配水庫予公眾參觀正面回應。

水務署回覆指今年初開始為前深水埗配水庫進行臨時加固、保護及改善工程,臨時加固及保護工程包括支撐配水庫頂部有潛在鬆脫可能的部分混凝土天花、磚拱和其他有潛在危險的結構部分,以保持配水庫的結構完整和穩定性;以及加設上蓋,以保護配水庫外露部分,免受天氣影響。

該署續稱配水庫的改善工程則包括提供內部照明、通風及通道等設施,以便配水庫在工程完成後有限度開放予公眾參觀。而上述工程不涉及配水庫原有結構的改動,並已向古物古蹟辦事處就工程的文物保育方面尋求技術意見。至於有關開放配水庫予公眾參觀的詳情,該署未有正面回應,指會適時公布。至於就配水庫的長遠保育和活化方案,發展局則會進行研究,讓市民可享用。

有Facebook專頁近日上載主教山配水庫的近照,顯示該配水庫的大洞上方現已被大幅玻璃穹頂「遮醜」,地底至洞口空間設有多組樓梯,而洞口地面亦鋪設人造草皮作美化,估計日後遊人可循配水庫頂部的洞口拾級而下,到達地底欣賞內部的華美建築。

主教山配水庫佔地約1.7萬平方呎,容量有200萬加侖,建築物以仿羅馬土木工程方式建造,內部屹立逾百條花崗岩石柱,另有紅磚拱頂,可謂宏偉壯麗。不過,去年底因清拆工程而誤打誤撞出土,在政府受壓而叫停工程後,只見鋪滿枯草的配水庫頂部遭打穿,打出1個大洞,得見內部有多條石柱已遭打碎。

深水埗主教山配水庫建於1904年的,屬於「九龍重力自流供水系統」一部分。最初名為九龍塘配水庫,其後因山坡為教會基地及鄰近窩仔街而分別獲得「主教山配水庫」及「窩仔山配水庫」等名稱。此乃九龍區現存第2個歷史最悠久的配水庫,但於2017年卻僅被水務署稱為「水缸」,其後在去年12月就發生清拆工程惹居民抗議,文物保育專員致歉並停工一事。

【更多即時新聞詳情請上東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