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務署忙通渠迎雨季 年清500噸淤泥相當於34輛雙層巴

星島日報相片
星島日報相片

【星島日報報道】雨季將至,發展局局長黃偉綸今日在網上撰文,介紹渠務署應對雨季的防洪工作。當中提到,渠務署每年由4條雨水排放隧道及4個蓄洪池合共清走的沙石、淤泥多達500噸,相等於大約34部雙層巴士的重量。

文章指出,每年4月至10月份,渠務署會實施「及時清渠」安排。在預測大雨來臨前,署方會調配人手巡查全港約200個容易受垃圾或枯葉等阻塞的位置,如發現渠道淤塞,會立刻安排清理工作,進一步減低大雨期間的水浸風險。

而當紅色、黑色暴雨警告信號、新界北部水浸特別報告,及八號或以上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生效時,渠務署會即時啟動「緊急事故控制中心」人員24小時輪流當值,專責處理市民有關水浸的求助個案,盡快前往現場清理被雜物阻塞的排水渠。去年10月颱風「獅子山」及「圓規」先後襲港期間,中心接連運作了大約60小時。

另外,為免妨礙雨水排放隧道及地下蓄洪池的在雨季的運作,清淤及保養維修工作會安排於每年旱季(即11月至來年3月)進行,但近年受氣候變化影響,11月時有大雨,也會早於2月出現強降雨,因此部門很多時只有兩至三個月時間完成有關工作,時間緊迫。而每年,渠務署由4條雨水排放隧道及4個蓄洪池合共清走的沙石、淤泥多達500噸,相等於大約34部雙層巴士的重量。

積極應用新科技

另外,為應對因氣侯變化帶來的極端天氣,渠務署積極應用新科技,協助加強監測及分析水浸風險。署方在各區設立共超過100個水文站,並在大約190個防洪要點安裝了傳感器,24小時實時收集全港各主要河流和水道的水位、雨量或潮汐等數據。部門今年還開始在多個主要進水口安裝閉路電視系統,實時監察進水口情況。

透過應用新科技,可全面掌握實況,預早及迅速分析各個位置的水浸風險,以便及早安排隊伍出動,及協調其他部門迅速採取應變措施。

渠務署管理的防洪設施規模龐大,包括超過2400公里的地下雨水渠管、超過360公里的人工河道、4個總容量超過18萬立方米(相等於72個標準游泳池)的地下蓄洪池,及4條總長約21公里的雨水排放隧道。當中牽涉的工作包括:處理日常公共渠管淤塞報告、機電及結構的定期檢視、老化和受損雨水渠道的復修、排水設施的清淤工作等。

「防洪工作 防患未然」短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koLOUpxDvI&t=1s

立即下載|全新《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yLrgYZ

 

 



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