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醫學院發現動脈粥樣硬化致病機制 為心血管疾病治療提供新方向

【on.cc東網專訊】動脈粥樣硬化可能造成冠狀動脈疾病、中風、周邊動脈疾病以及腎功能衰竭,惟目前造成動脈粥樣硬化的原因尚未明。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與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共同領導的研究團隊,透過模擬病理情況的力學信號,刺激血管細胞出現動脈粥樣硬化表徵,成功闡釋了動脈早期動脈粥樣硬化背後的分子機制。研究成果已刊登於《科學》旗下期刊《科學前沿》(Science Advances)。

研究團隊利用蛋白質體學及顯微鏡技術發現,引起血管平滑肌細胞的表徵全面改變,包括與動脈粥樣硬化有關聯的明顯蛋白表達改變、重組細胞骨架,以及產生細胞足體,皆需要高血壓刺激協同胞外基質軟硬度改變。團隊已在大鼠、小鼠、牛及人類的平滑肌細胞進行試驗,確認了上述由生物力學信號引致的表徵改變。

港大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助理教授游承翰說,是次發現的絲切蛋白在此病變的角色,將有機會成為遏止初期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靶點,為未來心血管疾病的治療提供新方向。

【更多即時新聞詳情請上東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