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金融科技發展 要打世界波

【經濟日報專訊】港府積極推動金融科技發展,未來發展的突破口不能純以本港逾700萬人為標的,因為應用場景會局限發展空間,須善用本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將技術輸出去打世界波。 金管局大力搞 軟硬件追落後 金管局去年宣布推動本港智慧銀行,包括推出快速支付系統、金融科技監管沙盒升級版2.0、引入虛擬銀行、推行「銀行易」、加強跨境金融科技合作,以及提升科研與人才培訓,務求在硬件和軟件上推動本港金融科技發展。 香港作為與紐約和倫敦並駕齊驅的國際金融中心,在發展金融科技方面明顯落後於兩地,現在港府包括金管局捲起衣袖着力推動,本港有望從後急趕而上。 然而,金融科技的發展方向應如何呢?若只着眼本港逾700萬人口的市場,則恐怕受制於市場規模與應用場景,例如本港電子支付雖發達,手機支付仍未普及。 但若眼光不止於700萬本地市場,空間便遠為廣大。 例如,有手機支付公司進軍本港流動支付服務,雖未能拓展本地市佔率,卻另闢蹊徑,窺準本港37萬名外傭每月滙錢回鄉,前年底在電子錢包加入即時滙款功能,兼具備轉帳、現金提款一身,吸引大批東南亞籍外傭使用,成功拓展海外市場,現時更準備聚焦到一帶一路國家。 亦有借貸網站創辦人憑着多年在銀行業信貸經驗,把傳統銀行風險管理、財資管理結合大數據,貸款人毋須面對面提交文件,只需身份證明文件在網上辦理,24小時內審批貸款到帳。不但在香港成功創業,更將業務拓展到內地,還得到馬來西亞主權基金融資發展。 也有外籍銀行家窺準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聲譽,眼見本港沒有金融格價服務,3年前毅然辭職來港設立網上財務管理平台,只要用戶輸入個人資料,會進行數據分析,為客戶篩選合適理財服務。網站發展理想,先後獲高盛和世銀等機構垂青融資。 經港檢測驗證 打開海外市場 這些例子正正反映本港有穩健金融體系、嚴格監管和國際高度聲譽,只要企業能靈活運用技術,利用香港場景建立到一套應用模式,並成功站得住腳,不但可衝出香港,甚或吸引到外資來港發展,再開發新技術到海外市場應用。故本港金融科技應多元發展,除照顧本地需要,更要打世界波。
更多經濟日報網站內容, 請登入hk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