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零售八連揚 7月升16.5%遜預期 市民暑假多外遊 到訪旅客未復原

港零售八連揚 7月升16.5%遜預期 市民暑假多外遊 到訪旅客未復原

本港零售連升8個月,政府公布,7月零售額臨時估計為330億元,按年升16.5%,惟遜於市場預期升18%;銷貨量估計按年漲14%,亦較市場估算的17.3%遜色。零售界表示,暑假期間零售商生意較去年佳,但與正常年份,即疫情及社會事件前的2018年相比,仍有一段距離。經濟師認為,暑假期間很多港人出外旅遊及跨境消費,而訪港旅客又未完全回復,對零售市道造成壓力,料未來數月零售生意額上升幅度,不及年初水平。

藥物服裝錄漲幅 食品反跌

7月網上銷售臨時估計為23億元,按年升1.4%,佔整體銷售6.8%。7月與旅遊相關的零售類別均錄得升幅,藥物及化妝品零售額按年升45.7%;鞋類、有關製品及其他衣物配件按年漲44.9%;服裝上揚34.3%。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零售額上升19.8%,但較6月按年升幅放緩,該類別6月按年漲64.4%。

另一方面,食品類別零售額錄得跌幅,包括新鮮或急凍魚類及禽畜肉類,按年跌20.9%;麵包、糕餅、糖果及餅乾挫16%,新鮮蔬果下跌7.3%。

業界生意僅中雙位數增長

今年首7個月計,期內零售額按年升20.1%,銷貨量按年上揚18.2%,網上銷售按年跌5.1%。政府發言人表示,在訪港旅客人數上升和消費氣氛正面下,7月零售額按年繼續錄得升幅,未來數月訪港旅遊業復甦可推動相關行業,勞工市場情況改善和政府各項支持消費的措施亦帶來幫助。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執行總監羅振邦相信,由於暑假港人出外旅遊增加,故7月食品銷售有所下跌。根據會員調查顯示,有六成會員指出,8月生意按年錄得單位至中雙位數增長;有七成會員稱,與正常年份2018年相比,暑假生意持平或錄得跌幅,更有會員指生意最多跌六成;整體而言,他認為,暑假期間零售商生意較去年佳,但與2018年比較,還有一段距離。該會維持全年零售額按年有低雙位數增長的預測。

對於政府擬推動夜經濟,他直言,零售業仍欠缺一至兩成人手,日常營運已有困難,沒足夠人手延長晚上營業時間。業界正努力鼓勵港人留港消費,包括提升服務水平、提供具創意及多元化產品等,同時支持商場於周末提供促銷及減價活動,吸引更多人流。

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高級經濟學家吳卓殷說,暑假期間很多港人出外旅遊及跨境消費,訪港旅客又未百分百恢復,故對零售市道造成壓力,未來數月零售升幅將不及年初,食品銷售續下滑,反映疫情後市民生活回復正常,出外用膳增加。

前景未明 買奢侈品審慎

對於珠寶首飾零售額增長放緩,大新銀行經濟研究及投資策略部解釋,此現象反映消費者可能憂慮經濟前景,對大額消費轉趨審慎,旅客數字回升未對奢侈品消費帶來太大幫助。本港失業率跌至疫情前歷史低位,市民收入或逐步改善,對整體零售業會帶來支持,但樓市和股市疲弱,整體經濟有放緩跡象,短期內市民對大額消費會保持審慎。此外,內地加強推動國內消費,以及近月人民幣貶值等,有機會減低內地旅客訪港意欲。該行估計,今年餘下時間零售銷售表現大致穩健,但短期內難以重上疫情前每月平均約400億元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