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電子垃圾冠東亞 人均年產21.7公斤

港電子垃圾冠東亞 人均年產21.7公斤

【星島日報報道】電子廢物有害環境,聯合國大學最新報告指出,亞洲電子垃圾量五年間激增六成三,其中香港去年的人均電子垃圾量多達二十一點七公斤,在東亞及東南亞十二個國家或地區中高踞首位,自調查○九年以來一直位居榜首,並高出平均數一倍。「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朱漢強認為,香港數字較其他地區高並不教人驚訝,解釋香港消費文化過度嚴重,即使立法會通過生產者責任計畫,仍不足以解決問題。 電子垃圾問題嚴重,聯合國大學昨公布最新研究,調查東亞及東南亞十二個國家及地區產生電子廢物的情況,發現去年香港人均電子廢物量為二十一點七公斤,數字與去年相同,產量亦是自○九年調查以來,繼續排在第一位。排在第二位及第三位的國家或地區分別為新加坡及台灣,兩地去年的人均產量分別為十九點九五公斤及十九點一三公斤。 十二個地區國家的人均電子廢物產量平均為十公斤,除排行榜首三位外,日本和韓國的產量亦高於此值。香港除超出平均值逾一倍,更多於廢物量最少的柬埔寨近十九倍。除柬埔寨的人均電子廢物量只有一點一公斤,菲律賓及越南亦分別只有一點三五公斤和一點三四公斤。 報告又指出,據聯合國大學估計,香港一四年共產生十五萬六千噸電子廢物,最多是電視、個人電腦、洗衣機、雪櫃、空調和電話,佔所有電子廢物量近四成,香港環保署指出○五年至一三年有八成電子廢物被回收。 聯合國大學又分析,收入增加使數以億計人有能力購買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冰箱、個人電腦和電視等產品,導致亞洲地區電子垃圾量激增,五年間增六成三,並警告亞洲多數國家有必要改善回收和處理電子廢物的方式。報告亦顯示,內地的電子垃圾量在一○年至一五年間增加超過一倍。 有份撰寫報告的聯合國大學永續循環計畫負責人Ruediger Kuehr表示,對許多原已缺乏對環境無害電子垃圾處理設施的國家來說,垃圾量激增令人擔憂。 報告連同電燈和醫療儀器等小型裝置亦計算在內,與香港主要計算「四電一腦」不同,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朱漢強認為,計算法或導致數字偏高,但本港的數字位列東亞及東南亞第一則不教人驚訝,解釋香港消費文化過度嚴重,加上未如首爾和台北等有產者責任制的法規,即使香港能在今年推行,相信亦只會對部分人有用,力度仍不足夠,治本必須要港人反省消費習慣。

睇更多